<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中國臺灣網
         
        北京 多云轉晴 11 ~ 3 ℃ 北風3-4級轉4-5級/臺北 陣雨 26 ~ 22 ℃ 微風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字號:
        2002年臺灣經濟大事記

          時間:2005-12-15 16:42    來源:     
         
         


        1月

          1日 臺灣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員。島內多項財稅措施相應做出了調整,實施了半個多世紀的煙酒專賣制度正式取消,開放私營企業進口石油產品。

          2日 臺灣證券市場建立興柜股票買賣制度,證券買賣形成三大市場。當天共有107家公司股票掛牌。

          4日 臺“立法院”三讀通過“促進產業升級條例”修正案,為促進企業合并與設立營運總部,免除相應的證交稅與營業稅等多項稅負。15日,再通過“企業并 購法”修正案,進一步簡化企業相互間兼并重組的行政程序。

          22日 臺“環境保護署”宣布工業區設立工廠可有條件免除實施相關的環境評估。

        2月

          6日 臺舉行第三代行動通訊執照招標,計由致遠(遠傳)、聯邦、臺灣大哥大、中華電信及亞太行動寬頻(東森)共5家企業得標,總標金為488.99億元臺幣。

          19日 臺“證券暨期貨管理委員會”發布實施股票上市柜公司需設立獨立董監事制度。

        3月

          11日 臺“經建會”通過兩年內傳統產業擴充投資可享受五年免稅的優惠。

          25日 臺“經濟部工業局”開始受理企業申請設立營運總部。

          27日 臺第一銀行公開標售價值130億元臺幣的不良債權,此為臺金融機構第一次標售不良債權。

        4月

          12日 臺“經建會”通過“國際物流配銷中心獎勵實施辦法”( 草案),對在臺設立一定規模的國際物流配銷中心,予以免征營業事業所得稅的優惠。該辦法于7月19日公布實施。

          17日 臺“行政院”通過“企業營運總部推動方案”,給予在臺設立營運總部的企業,其海外子公司匯回權利金、研發管理服務費、投資收益等收益免繳營所稅的優惠。6月12日實施相關租稅獎勵辦法。

          30日 美國公布貿易法特別301條款檢討名單,臺以所謂保護智慧財產權不力為由再次被列入“優先觀察”名單。

                        5月  

           1日 臺“行政院”通過“工業區土地006688優惠出租措施”,提供承租工業區土地廠商前兩年免租金,三、四年采審定租金6折,第五、六年采審定租金8折,第七年回復審定租金的優惠措施,為期三年。

          8日 臺“行政院”通過“挑戰2008——六年發展重點計劃”,以“邁向綠色矽島”為目標,提出10項投資計劃,總規模將達21900萬億元新臺幣,重點建設兩兆雙星產業。

          17日臺“行政院”通過“加強數位內容產業發展推動方案”,預計到2006年島內相關產值可達到3700億元臺幣。  &nb sp;  25日 臺“中華航空公司”一架由臺北飛香港的客機在澎湖海域失事墜海,機上225人全部遇難。

          本月 島內由于久旱不雨出現嚴重水荒,全臺各地區先后實施限水措施,島內產業包括高科技產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

        6月

          7日 臺“立法院”通過“電信法”修正案,將外資對所謂“第一類”電信事業的持股比例上限放寬到49%。

          11日 在島內高科技產業具有重要影響的臺灣積體電 路公司董事長張忠謀公開表示,臺灣缺乏國際化的政策及教育制度,限制了經濟發展,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已經接近極限,將出現長期的停滯不前。

          20日 臺“立法院”通過“金融資產證券化條例”。允許金融機構將貸款債權以證券形式向投資人銷售,以提高金融資產的流動性。

          27日 臺“中央銀行”調降貼放利率各0.25%。

        7月

          1日 臺“中央銀行”開始發行2000元新臺幣鈔券,并回收部分舊鈔券。 &nb sp;   1日 臺《經濟日報》公布問卷調查結果顯示,64%的受訪企業對臺當局在經濟上的表現表示不滿意。

          27日 臺第二批整頓基層金融機構,中南部7家經營不善的農會信用部被并入“土地銀行”與“合作金庫”。

        8月

          12日 臺國泰金融控股公司與世華銀行宣布達成合并協議,總交易值為1164億元臺幣,成為臺歷來最大的并購案。

          21日 陳水扁提出所謂金融改革“二五 八計劃”,即在二年內逐步把島內整體金融機構的呆壞帳比率降到5%以下,同時把資本適足比率提升到8%以上的國際標準。

          22日 臺“經建會”召開協調會議,同意私營工業區在符合一定條件下,可申請成為加工出口區,享受相關的優惠政策。

          23日 臺“財政部長”李庸三表示,“金融重建基金”將再追加9,100億元臺幣,加計目前已有1,400億元規模,合計總規模將達1萬零500億元。

          24日 陳水扁召集臺當局高層人士在大溪別墅召開經濟會議,就振興島內經濟做出10項決 議,提出所謂“投資優先、經濟優先、臺灣優先、投資臺灣優先”。

        9月

          2日 臺“經建會”通過“中部科學園區臺中基地及云林基地”計劃,計劃設立中部科學園區,開發總面積為402公頃,到2004年初開始招商。

          9日 臺“財政部長”李庸三宣布將對農漁會信用部實施三級的分級業務管理措施,依其呆壞賬比率高低,采取不同業務限制措施,不但限制其存、放款業務,且不得新設信用部分部。

          25日 臺“行政院” 通過“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草案),將在島內擇點設置自由貿易港區,貨物在區內享受免稅費自由流通。

        10月

          1日 臺當局制定“振興產業新投資兆元優惠融資計劃”,總金額為1萬3千億元臺幣。

          28日 臺“經建會”通過“投資臺灣優先具體方案”(草案),提出降低用地取得成本、增加資金取得管道、調整租稅優惠等多項措施以達成未來5年內每年重大投資金額在1萬2千億元臺幣以上的目標。

        11 月

          1日 臺報報道,臺“工業局”選定納米技術應用、半導體精密設備、數位內容、智慧財產技術等十項新興產業。

          11日 臺“中央銀行”調降貼放利率各0.25%,這是2000年底以來第14次降息,導致島內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普遍跌破2%,過低的利率使島內保險業等行業出現嚴重的經營困境。

          17日 陳水扁直接下令暫停實施農漁會信用部分級管理措施暫緩實施,20日并嚴詞指責臺財金負責官員,迫使臺“財政部長”李庸三與“農委會主委”范振宗辭職下臺。陳水扁此舉在 民進黨引起極大的思想混亂。23日全島仍有10萬左右的農漁民到臺北市街頭游行,要求建立新的農業金融體制。此事件標志著2002年臺當局重點推動的金融體制改革已以失敗告終。

          30日 臺召開專門的“農業金融會議”,討論農業金融體制調整與改革問題,但并沒有得出明確結論。關于設立農業金庫的問題因社會各界反映不一,利弊難以權衡而仍然無法解決。

          本月 由于取消煙酒專賣,以及米酒價格過高,島內多次發生因劣質米酒死傷人員事件,引起消費者恐慌。

        12月

          3日 臺新任“財政部長”林全重申“任內不加稅”,至此臺當局面臨的日益迫切的財政困窘與財政改革問題,再次陷入僵局。

          9日 臺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所謂“公共服務工作推動計劃”及“擴大公共建設計劃”,計劃投入700億元臺幣促進經濟發展,解決失業問題。

          本年下半年 由于石油產品開放自由進口,島內以“中油”、臺塑與和桐三大供油系統為爭取更多的加油站加盟,保障油品銷售渠道,多次掀起競相降價與贈送禮品潮。


        (來源:中國網)

                                        編輯:秋日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