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中國臺灣網
         
        北京 多云轉晴 11 ~ 3 ℃ 北風3-4級轉4-5級/臺北 陣雨 26 ~ 22 ℃ 微風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字號:
        2002年臺灣軍事大事記

          時間:2005-12-15 17:22    來源:     
         
         


         1月

          13日,臺報稱湯曜明確定接任“國防部長”。

          24日,陳水扁核定軍方高層人事案,“海軍總司令”李杰升任“參謀總長”,此波人事調整包括7位上將、四位中將。

          3月

          1日,臺正式實施“國防二法”,落實軍政軍令一元化。湯曜明任“國防部長”、 李杰任“參謀總長”(負責軍令)、民進黨元老康寧祥任軍政“副部長”、陳肇敏任軍備“副部長 ”,四位最高軍方負責人臺籍占了絕對優勢。

          10日,“國防部長”湯曜明赴美參加民間組織的“美臺防御高峰會”,在非公開情況下,湯發表演講并與美副國防部分沃爾福威茨會談。這是1979年臺美“斷交”后,臺“國防部長”首度赴美訪問并會見美軍方高層。

          17日,臺媒體報道,奉美國國防部指示,太平洋美軍總司令部旗下的《亞太安全研究中心》(APCSS)首度邀請臺軍職及文職人員參加為時十二周的行政訓練課程。

          4月

           臺舉行的“漢光十八號”演習兵棋演練結果顯示,雖然臺在資訊戰具先期洞察及防御反擊能力,但在戰術測試中,假想敵“紅軍”連連以出奇不意的猛烈攻擊戰術,使“藍軍”逐步敗退。預想中的4艘“基德”級驅逐艦在假想臺海作戰中全軍覆沒,讓軍方相當訝異。

          5月

          7日,親民黨“立委”林郁方、劉文雄、趙良燕、民進黨“立委”朱星羽、臺灣團結聯盟“立委”黃宗源及國民黨“立委”黃昭順、江綺雯等人發起組成“潛艦國造推動聯盟”,稱將提案要求美售臺8艘潛艦中,有6艘必須在臺制造,否則不得動支預算。 

          16日,臺舉行“雄風”導彈試射,“參謀總長”李杰主持。

          18日,臺“中央社”電,陳水扁接受德國《明鏡周刊》專訪時稱,足夠的防衛能力是臺灣與大陸展開對話的先決條件,臺灣未來將繼續添購重要武器系統,特別是以電子戰為重點,以增強臺灣的防衛及反擊能力。

          23日,臺媒體報道,美國官員稱美已于兩周前批準售臺30架美軍現役最先進的AH-64D“長弓”型阿帕奇戰斗直升機。

          6月

           4日,臺舉行2002年度“萬安25號”防空演習。

          9日,臺軍方宣布,將自明年1月起分四4次招募1108名志愿士兵,編成陸軍三個營的部隊。

          7月

          9日,最新一期美國《國防新聞周刊》引述美國官員的話說,臺北提出若干主要采購項目,美國則同意出售,接下來要討論細節。這些軍備包括阿帕奇戰斗直升機等武器系統。

          16日,臺媒體報道,臺“經濟部”與“國防部”研商,配合“軍機商 委”、“軍艦商委”計劃,臺“國防部”預備自2003年起陸續將軍艦軍機制造、維修等工作委外承做。臺“國營會”初估,僅造艦和其后維修工作商機就可達500億元。臺“國防部”將釋出500億軍艦維修制造合約給“中船”公司,包括“光華第六計劃”(委托建造32艘500噸級以下中小型軍艦),總額約200億元;每年20億元戰艦維修合約等。另外,臺“國防部”將委托漢翔公司從事“經國號”(IDF)戰機后勤維修和戰力提升計劃,僅戰力提升預算就達70億元。

          16日,美臺“蒙特利爾”戰略對話舉行,臺灣方面由“外交部”及“國防部次長”主談,美國主談人層級也從副助理部長提升為 助理部長。臺參與人士包括“外交部政務次長”高英茂、“總統府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林中斌、柯承亨、“國防部常務次長”李海東、“副參謀總長”朱凱生、“戰略規劃司司長”王立申、“國家安全會議秘書處處長”劉湘濱等人。美方參與人士包括國務院主管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凱利、國防部主管國際安全事務的助理部長羅德曼等人。此項會談起自1997年,今年為第8度舉行。

          23日,臺發表“國防報告書”,聲稱臺軍作戰構想系“有效嚇阻、防衛固守”,在戰爭初期即以?諆瀯,選擇有利海、空區域,逐次阻殲來犯“敵軍”。作戰全程配合資訊、電子、特種作戰,襲擾、破壞“敵軍”戰役組織與打 亂其作戰計劃,并持續攻擊對方的“指管通資情監偵”關鍵節點,限制、消耗“敵軍”混合戰力。

          8月

          1日,臺媒體報道,美國官員和國會人士抱怨稱,除愛國者三型導彈系統和基德艦,美國政府同意出售臺灣的軍售項目總額已高達150億美元。而臺灣2002年全年“國防預算”才約84億美元,臺灣捉襟見肘、無力消化的窘境十分明顯。美政府近年售臺重要軍售項目,包括長程預警雷達、反潛直升機、柴油潛艦、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和阿帕奇攻擊直升機等。

          6日,臺“行政院長 ”游錫堃在美表示,臺將于2006年起編列一項長達10年、總金額臺幣7000億元的武器采購計劃,計劃共列11個項,其中包括宙斯盾級驅逐艦。目前臺年度采購費約在560億新臺幣,全部“國防預算”也只有2700億美元左右。

          9月

          1日,臺媒體報道,臺“國防部”于2003年度預算中首度編列12億招募志愿役士兵的預算。

          12日,臺“中船”公司表示,為爭取潛艦訂單,已秘密進行“潛龍計劃”,經過6個多月努力,目前已完成潛艦外殼雛形,并將研究難度極高 的潛艦主馬達段制作,及電子、電機儀器與電路安裝等精密作業,全部計劃預計在兩年內完成。據稱,“潛龍計劃”的研究證明“中船”具有建造“國艦”和潛艦的能力。臺“中船”公司希望比照“光華一號”佩里級軍艦建造模式進行,即由美方、海軍與“中船”等共同建造。

          30日,布什簽署“外交關系授權法案”,該法案要求在對臺轉移軍事裝備與服務時,將臺視為“等同非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國家”,要求美必須同意臺“副參謀總長”以上級軍方人員赴美商談軍售事宜。此法案意圖將臺美軍事合作逐步升級為準同盟關系,并使軍事合作更加法制化。

          10月

          6日,臺媒體報道,美國售臺的4艘基德艦將附送240枚標準二型3A導彈。射程90海里,是現在臺海軍使用標準一型的4倍,防空區域2萬平方海里,配備雷達可同時接戰6-8個目標,并在60秒內發射6-8枚導彈,導彈不但具有攻擊低空掠海目標能力,還具有側面攔截巡弋導彈功能,目前僅配備在美國、日本和西班牙即將獲得的宙斯盾艦上,是美軍現役艦隊防空的最新導彈。

          7日,臺“國防部”稱已完成三軍聯合作戰指揮機制,未來“國防部長”授權“參謀總長”,再由“參謀總長”負責聯合作戰指揮;“國防部軍政副部長” 負責完成戰略決策評估,并協調“友邦與盟國”支持;“國防部軍備副部長”負責整合軍備系統,協調“國家”資源,包括籌措戰費、外援及緊急采購物資等事宜。目前,每日均由“副參謀總長”、“參謀本部次長”輪值擔任特勤官,以便緊急應變進行各種突發狀況處置,戰時即刻轉化為作戰指揮機制。

          16日,臺舉行“田單號”下水命名典禮,至此臺海軍“光華一號”建造8艘成功級導彈巡防艦計劃完成。成功級巡防艦全長138.8洲,航速29節,動力4.1萬軸馬力,前七艘分別是:“成功號”、“鄭和號”、“繼光號”、“岳飛號”、“子儀號”、“班超號”及“張騫號”。    ;  同日,25名臺軍方和軍事專家美國時間15日起在美國喬治城大學參加培訓,這是由美國戰略與國際戰略研究所負責的。

          31日,臺“立法院國防委員會”以18比16票的表決結果通過“基德”艦預算,預算總金額新臺幣284億元,下年度第一次編列,公開部分31億元,秘密部分13億元。

          11月

          5日,臺“聯合后勤司令部”公布臺軍“未來戰士”武器配備,包括防彈抬頭顯示頭盔、防激光防護眼罩、夜視鏡、熱影像顯示儀、激光測距儀、敵我識 別器、高頻遠距通信系統、個人資料整合電腦、防彈衣及XT-86戰斗步槍等基本配備。臺軍方宣稱這些單兵裝備可使臺軍進行全天候作戰。

          7日,臺“國防部”提出兩岸直航8項“安全顧慮”:軍方堅持“三通”后臺海只準南北向不準東西向通航;“臺海中線”不納入談判,且必須維持現狀;一旦“國防安全”受威脅,應斷然中止直航或展開談判。臺“國防部”評估海上直航先由高雄港開始,如順利則加開基隆港,并應部署“警政署”和“海巡署”兵力,軍方后援?者\方面,臺中清泉崗、嘉義和臺北松山機場不應列入直航點。在“先南后北”原則下,空中直航先試行高雄小港機場,若沒問題,再開放桃園中正 機場。

          12日,臺“國防部”書面報告稱,因大型作戰艦及潛艦性能不斷研改,大陸至少可進行150海浬、空視距外導彈攻擊;近期大陸科研船、海測艦頻頻在臺東部海域活動,旅滬級艦亦自本島東部海域通過;顯示大陸海軍確實已由近岸走向近海,并逐漸超越臺灣海峽、第一島鏈,向太平洋發展。臺過去所謂中央山脈的天然屏障已不復存在,大陸可直接威脅臺東部地區。

          18日,臺“國防部高等軍事法院檢察署”稱,依陸?哲娦谭ǖ24條“投敵”罪,于2002年11月15日對原陸軍284師上尉連長林正誼(即大陸經濟學家林毅夫)發布“通緝 令”。

          12月

          2日,臺媒體報道,臺首部“全民防衛動員準備綱領”出爐,“行政院長”將擔任“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業務會報召集人,相關“部會首長”擔任會報成員。臺“內政部”主管人力動員的官員表示,行政部門訂定的人力準備目標是一旦發生戰爭,將動員50萬人。在全部可動員的人口中,先扣除軍事作戰人員、科技人員、衛生工作人員后,就剩下的人力分成六個部分運用,包括警政民防:負責組成民防團,支援軍事勤務和治安維護工作;消防:負責防火防災救助;教育:召集青年學生,從事各項戰時服務;經濟:維持戰時生產所 需的人力;交通:維持各地交通運作順暢;退輔:利用各地退輔所有的資源,例如榮民醫院等,保持運作順暢。

          20日,臺“副參謀總長”朱凱生率團與美國進行的年度“國防檢討會談”20日結束,臺代表團成員還包括“國防部次長”李海東、“國防部戰略規劃司長”王立申、及國安人員等;美方參與人士包括國防部主管國防政策的次長費斯、主管國際安全的助理部長羅德曼、主管亞太事務的副助理部長勞里斯、主管臺海事務的科長石明凱等。會談分兩階段,16、17日在夏威夷太平洋美軍總部,19、20日在華盛頓。臺媒體稱“與美方有很多共通利益,過程誠懇、友好,結果十分豐碩”。  

        (來源:中國網)

                                  編輯:秋日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