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法律法規

        江蘇省軟件及信息產業發展實施意見(2002.12.03)

        時間:2011-12-15 16:07   來源:中國臺灣網

          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蘇省軟件及信息產業發展實施意見的通知

          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文件

          蘇政辦發〔2002〕130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經省政府同意,現將《江蘇省軟件及信息產業發展實施意見》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二年十二月三日

          

          江蘇省軟件及信息產業發展實施意見

         。2002-2005年)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信息技術以其強大的滲透性和信息資源應用的廣泛性,引發了國際經濟和社會的深刻變革,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信息化已成為世界各國和各地區提高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的必然選擇。省委、省政府對發展信息產業高度重視,采取一系列措施,使我省信息產業迅猛發展。2001年,全省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共完成銷售收入1061億元、工業增加值230億元和利稅8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9.9%、20.4%和21.4%。全省電子信息產業出口達60億美元。軟件產業快速發展。截止2001年,我省有172家軟件企業通過“雙軟”認定。南京聯創、南瑞繼保電氣、東大金智、南瑞集團、南瑞科技股份和南京欣網視訊等6家軟件企業列入中國軟件百強。江蘇軟件園、蘇州新加坡工業園軟件園、蘇州新區軟件園、無錫軟件園、常州軟件園累計有470余家企業入駐園區,沿江軟件產業帶的格局已經形成。

          從發展趨勢看,信息產業的價值主體正由硬件向軟件轉變。軟件業在信息產業和國民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國發〔2000〕18號)和《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關于振興軟件產業行動綱要的通知》(國辦發〔2002〕47號),進一步明確發展目標,加大工作力度,實現我省軟件及信息產業高起點、大跨度、超常規發展,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ㄒ唬┲笇枷

          以信息化為龍頭,帶動信息產業發展;以信息產業為支撐,服務信息化建設。發揮蘇南已形成的電子信息產品制造基地的優勢,進一步優化環境,大力吸引外資進入基地,加速國際信息產業和先進信息技術向我省轉移,迅速壯大產業規模,提升產業水平,盡快建成國際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基地。貫徹“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方針,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立足應用,努力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擴大出口,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加快省內軟件企業體制創新和技術創新步伐,加強自主研發,努力掌握核心技術,盡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產業體系。

         。ǘ┌l展目標

          到2005年,全省信息產業(制造業、軟件業、通信業、信息服務業)增加值達到1100億元,占全省GDP比重達8%,成為帶動國民經濟增長、結構升級的支柱產業和增強綜合實力的戰略性產業,促進我省國民經濟和社會服務信息化水平邁上新臺階。

          到2005年,產業規模將在2000年的基礎上再翻一番多,在各行業中名列前茅。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工業總產值達到3000億元,年均增長23.4%;工業增加值400億元,年均增長24.3%;銷售收入2000億元,年均增長24.1%;實現利稅150億元,年均增長20.1%;出口108億美元,年均增長23.2%。

          到2005年,軟件銷售收入將在2000年的基礎上翻三番,自主開發的軟件和服務基本覆蓋國內各個應用領域,軟件出口額達到3億美元;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軟件產品,創立10個以上軟件品牌,形成10家銷售額超過億元的軟件企業,10家較有規模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力爭培育1家銷售額達10億元的軟件企業;軟件專業技術人才達到6萬人,優化軟件產業人才結構;以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為目標,促進軟件業與其他產業融合,提升其他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跨越式發展。

          建設以江蘇軟件園為龍頭的沿江軟件產業帶,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使之成為國內一流、充滿活力的集軟件開發、生產、交易以及各種專業服務于一體的軟件產業基地。推進軟件企業的重組整合,盡快形成相互聯系、各具特色的產業鏈。

          二、工作重點

          到2005年,我省軟件及信息產業要發揮比較優勢,圍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建設規劃,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升和改造傳統產業,為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和企業信息化等重大信息化工程提供必要的裝備和技術支撐。

         。ㄒ唬╇娮有畔a品制造業

          集成電路及新型元器件。重點支持國家級集成電路設計工程技術中心的建設,支持部分開發園區建立集成電路設計平臺,鼓勵各行業整機企業和設計公司合作開發專用集成電路(ASIC)和系統級芯片(SOC)。重點扶持一批各具特色的設計公司在相應專業領域做大做強,成為國內知名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以設計業帶動芯片業和封裝業的發展,使整個產業鏈規模逐步壯大。重點發展新型平板顯示器件(STN-LCD、TFT-LCD、PDP等)、片式元器件(片式二極管、三極管、電阻、電容、電感等)、光電器件(光學頭、光纖放大器EDFA、密集波分復用器DWDM等),形成規模經濟。

          通信產品制造業。以光纜為基礎,重點發展光通信產品,向前延伸開發生產光纖、光棒,向后延伸擴大光纖接入網設備、SDH光纖傳輸設備、基于密集波分復用設備(DWDM)等光傳輸設備的產品規模,形成光通信產業鏈,建成我國光通信產業的重要基地。積極發展以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為核心的芯片、基站以及無線接入設備。并以此為基礎開發應用軟件,推動網絡增值服務。

          計算機及網絡產品制造業。積極為信息化特別是電子政務等提供安全可靠的硬件設備,如網絡服務器、路由器、交換機以及網管系統等。重點為能源、公交、金融、醫療等領域開發配套的電子信息產品與系統,積極推進IC卡及應用系統在各領域的應用,開發適用于小區和家庭的電子保安系統、POS機、高性能終端、商用收款機、計稅收款機、支付密碼器、條碼讀寫器、智能卡及讀寫設備等金融商貿設備,形成較大的生產規模。

          視聽產品制造業。積極推進數字技術處理電視、家用信息終端設備、數字有線電視產品、數字衛星電視產品,開發生產數字高清晰度彩電(HDTV);采用多媒體技術開發生產集計算機通訊和電視為一體的數字化家電產品。努力實現激光視盤機機芯、激光頭、光學組件、編解碼芯片等關鍵件的產業化,面向國內外兩個市場,建成DVD國內最大的開發和生產基地;保持汽車音響在國內的優勢,積極發展數字音響和家庭影院,開發多功能家用投影電視,替代笨重的大屏幕彩電。

         。ǘ┸浖䴓I

          做大企業規模。整合資源,重點培育20家重點骨干軟件企業,其中10家銷售收入超億元,力爭培育1家銷售收入達10億元的軟件企業。培育10家有一定規模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形成一批技術含量高、規模效應強、品牌形象好的軟件產品和軟件服務的骨干軟件企業。發揮國家軟件產業基地和南京、常州、無錫、蘇州軟件園形成的沿江軟件產業帶的區域優勢,組建軟件企業聯盟。

          做強優勢領域。大力扶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基礎軟件產品,如:集成辦公軟件(OFFICE)、網絡防火墻、入侵檢測等軟件產品和3G芯片、安全芯片等,盡快形成產業規模;在體制創新、技術創新和市場體系建設上,圍繞我省軟件產業在電力系統應用、電信系統應用、企業信息化等方面的優勢,挖掘我省豐富的教育、文化市場資源,拓展軟件產業的市場空間。培育新的優勢軟件領域,促進軟件產業資源整合,形成符合市場經濟要求和軟件產業發展規律的企業成長機制。加快骨干軟件企業的形成,培育10個以上著名軟件品牌。結合我省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基礎好、規模大尤其是外資企業集中的現狀,鼓勵開發嵌入式系統,掌握核心技術,實現產品升級,促進加工型產業向自主開發型產業轉化。

          推動軟件及軟件服務出口。充分利用我省軟件人才資源豐富的有利條件,實施適合軟件交易特點的出口管理辦法,為軟件企業擴大出口創造條件。支持軟件企業承擔委托加工項目,逐步提高出口軟件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逐步把我省軟件出口拓展到應用服務、系統工程承包及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產品。大膽吸收和借鑒符合國際慣例的生產經營方式和管理方法,改進軟件企業經營管理,提高軟件產品質量水平,增強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能力。擴大軟件產業的國際交流,鼓勵企業開展CMM認證,推動軟件開發的標準化,鼓勵軟件企業積極承接國外軟件定單,從軟件模塊定制加工逐步實現軟件產品出口及相關軟件服務的國際化。盡快建成軟件出口服務體系,建立與重點出口市場相關行業組織的信息交換機制,研究分析國際軟件市場與技術發展動態,為企業提供信息服務。鼓勵有競爭力的軟件企業開展跨國經營,到境外設立研究開發、市場營銷和服務機構。通過與國際著名軟件企業合資、合作,壯大我省軟件產業規模,培養高層次的系統分析、設計和管理人才,提高我省軟件企業的管理水平和出口能力。

          帶動相關服務,促進軟件服務體系形成。以信息化為龍頭,深度開發電子商務軟件平臺與電子政務軟件平臺,形成信息化帶動軟件產業,軟件產業支撐信息化的互動發展格局。抓住信息化建設的機遇,發展以信息系統集成、信息系統工程監理、軟件檢測服務、數據采集與處理、系統運行與服務、軟件與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等專業化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鼓勵軟件企業聯合、合作,實施專業化分工。支持和發展系統集成、集成電路設計、網絡服務、信息系統咨詢和維護、外包等信息服務業,培育專業化軟件服務企業,逐步完善軟件產業體系。

          加快國家軟件產業基地和南京、常州、無錫、蘇州軟件園的專業化服務環境建設,吸引國際著名軟件企業來我省設立軟件研發中心。支持各地軟件園加快園區的專業化服務建設,整合專業資源實施共性技術平臺建設,為園內外軟件企業提供軟件產品的技術交易、版權交易、共性軟件技術平臺服務、軟件專業人才培訓服務、風險資金注入等專業化服務,推動軟件園建設上新臺階。組織制定我省信息化建設和扶持軟件產業發展的有關法規和技術標準及信息安全標準,完善軟件企業認定、軟件產品檢測、信息系統集成資質認證、信息系統工程監理等規章制度,依法開展信息化建設。

          三、政策措施

         。ㄒ唬┲С周浖a業開拓國內市場。重點圍繞電子政務、現代遠程教育、農業信息化、企業信息化、數字城市等信息化應用重大項目,大力實施軟件產業化示范工程,組織優秀的軟件企業和系統集成企業,在重要設備、關鍵技術上進行攻關,開發技術先進、質量穩定的軟件產品。政府部門要率先垂范,優先采用國產軟件和應用系統,帶動企事業單位和全社會使用正版軟件和國產軟件。發揮行業協會等中介組織的作用,針對市場、技術變化,組織企業廣泛開展技術交流、產品展示活動,開拓市場,為軟件產業的發展創造條件。實行軟件產品的政府采購制度,制定政府采購軟件產品和服務的目錄及標準,政府采購應當優先采購本國軟件產品和服務。利用財政性資金建設的信息化工程,用于購買軟件產品和服務的資金原則上不得低于總投資的30%。國家、省重大信息化工程實行招標制、工程監理制,承擔單位實行資質認證。鼓勵企事業單位在信息化建設中,與軟件企業合作開發或積極采購國產軟件產品和服務。

         。ǘ┨岣哕浖髽I技術創新能力。以軟件產業化為目標,以重大軟件技術創新為重點,以軟件骨干企業為主體,發揮我省高校、科研院所集中的優勢,加快產學研用體系的建立。我省科技經費向軟件產業傾斜,重點支持面向產業化的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和重大關鍵共性軟件技術研究開發,主要包括集成辦公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網絡應用平臺、信息安全及網絡安全、嵌入式系統、大型應用軟件、軟件構件庫等基礎軟件和共性軟件。鼓勵跨國公司與我省軟件企業、大學、科研機構聯合設立軟件研究開發機構,共同研究開發基礎軟件、工具軟件等方面制約軟件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加強軟件標準的研究與制定,重視軟件檢測工作,促進軟件企業提高質量管理能力。

         。ㄈ┘哟髮浖隹诘姆龀至Χ。針對軟件貿易特點,進一步完善軟件出口管理辦法,為軟件企業出口提供便捷服務。軟件出口基地內的軟件出口企業可以開立經常項目項下的外匯帳戶,帳戶的收入范圍為經常項目項下的外匯收入,支出為經常項目項下的外匯支出及經批準的資本項下的外匯支出。支持符合條件的軟件出口企業在境外設立研究開發、市場營銷及服務機構,并在用匯上給予支持。中國進出口銀行南京代表處通過提供出口信貸方式,支持軟件產品出口,開拓國際市場。把軟件工程國際合作納入我國同有關國家的雙邊合作框架協議。發揮省軟件行業協會和進出口商會等中介組織的作用,支持軟件出口企業在境外開展宣傳、推介和參展活動。

         。ㄋ模┘哟髮浖a業的資金投入。以軟件產業為試點,逐步建立健全產權交易市場,實現非上市軟件企業的資本流動,吸引社會資本增加對軟件產業的投入。通過多種方式拓寬軟件產業融資渠道,促進建立軟件產業風險投資機制,鼓勵對軟件產業的風險投資。經審核符合境外上市資格的軟件企業,均可允許到境外申請上市籌資。為保證軟件產業發展的資金來源,“十五”期間,省財政向軟件產業的投入不少于2.5億元。其中,省軟件和集成電路專項經費、省科技攻關計劃經費、產業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等可用于軟件產業發展的資金,通過結構調整,向軟件產業傾斜;同時,為了確保軟件產業發展目標的實現,體現國家、省政策的導向和支持作用,在省級財力可能的情況下,進一步加大對軟件產業的投入。

         。ㄎ澹┞鋵嵻浖愂諆灮菡。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其自行開發生產的軟件產品,按17%的法定稅率征收增值稅,對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即征即退,由企業用于研究開發軟件產品和擴大再生產。在我國境內新創辦的軟件企業經認定后,自獲利年度起,享受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的優惠政策。根據國家規劃布局內軟件企業的認定標準,促進我省符合條件的軟件企業申報國家規劃布局內軟件企業認定,切實保證軟件企業所得稅退稅工作的順利進行。軟件企業人員薪籌和培訓費用可按實際發生額在企業所得稅稅前列支。

         。┱D和規范軟件市場秩序。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和《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堅決打擊軟件走私和盜版活動。省、市、縣(市)各級政府和財政撥款事業單位要為購買自用正版軟件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發揮行業協會在行業自律和規范市場秩序中的作用,協助政府加強反壟斷、反傾銷、反盜版工作,制止不正當競爭。加強軟件產業統計指標體系的研究,盡快建立軟件產業現狀和政策執行情況的定期評估機制,對軟件產業運行情況和相關產業政策執行情況進行定期評估,引導軟件產業發展。

         。ㄆ撸┘涌燔浖a業人才隊伍的建設。建設好“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人盡其才”的大環境。允許和鼓勵技術要素參加分配,進一步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快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的建設,擴大招生規模,改善辦學條件,加強師資隊伍、課程和教材建設。高等學校和中專校要加快培養軟件專門人才及軟件編程人員。組織各類培訓機構,培養軟件從業人員;積極開展與國外教學機構、國際著名軟件企業和國內軟件企業的聯合辦學,多模式、多渠道培養軟件人才。加快人才引進,解決好人才待遇問題,大力引進國內外優秀的軟件系統設計、集成電路設計和軟件企業高級管理人才來我省工作。通過簡化出入境審批手續,適當延長有效期等方式,方便企業高中級管理人員和高中級技術人員參與國際交往。大量吸引海外優秀留學人員回國。鼓勵國外留學生和外籍人員在省內創辦軟件企業。

         

          

        編輯:普燕

        相關新聞

        圖片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