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您的位置: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第十六屆 > 論壇播報

        萬本族譜背后的臺胞“尋根記”

        時間:2024年06月04日 14:43:00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福州5月31日電題:萬本族譜背后的臺胞“尋根記”

          新華社記者吳劍鋒

          “祖宗們,我們終于回來了!”去年4月,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龍門鎮桂林村,一場林氏父女認宗祭祖儀式舉行,在升騰的煙火中,臺胞林筱蓉和父親終于找到“回家的路”。

          “從小父親就跟我說,做人不能忘根忘本,要懂得飲水思源。來大陸創業這幾年,落葉歸根始終是我們這些游子的心愿!5月30日在福建平潭舉行的第十六屆海峽論壇·海峽百姓論壇上,林筱蓉分享了自己的尋根故事。她說,有了林氏大家庭的親友在背后支持,自己在逐夢創業、扎根大陸這條路上更加有信心。

          認祖歸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縱使海峽相隔,臺胞們從未停止尋根問祖的腳步。自2007年舉辦以來,海峽百姓論壇積極促成臺胞回大陸尋根謁祖、續譜聯宗,推動兩岸共修族譜10000多部、對接族譜2000多部。

          每一本族譜背后,都有一段割舍不斷的記憶和說不完的團圓往事。

          1993年,來自臺灣彰化的周煌順首次到大陸尋根,一晃30年過去,這趟旅程終于畫上圓滿句號。去年,在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工作人員幫助下,他通過臺港澳僑尋根尋親公益平臺,在晉江圍頭村找到了根。

          圍頭村是大陸距離金門島最近的地方,有“海峽第一村”之稱。近年來,村黨委書記洪水平見證了許多臺胞的團圓時刻,每次都難掩激動心情!拔覀兇逵21個姓、7大宗祠,這些年陳、洪、吳、周等姓氏都陸續對接了,每次對接都有闔家團圓的感覺!焙樗秸f,希望和臺胞對接更多姓氏族譜,一起探索兩岸鄉村融合發展道路。

          近年來,一些臺灣青年也加入尋根隊伍,他們用數字技術跨越海峽,讓溯源變得更加便捷。海峽百姓論壇現場,一款由兩岸年輕人共同制作的數字化尋根平臺備受關注,它匯總了大量族譜信息,可以方便臺胞進行搜索。

          “兩岸擁有共同的歷史和文化,借助這個平臺,能把兩岸族譜傳給下一代,于我而言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弊婕幽系呐_胞上官孟平是項目組成員,參與項目過程中深入了解了家鄉,讓他倍感親切。

          近年來,福建省實施閩臺歷史展示溯源工程,開展閩臺族譜對接、尋根謁祖等活動,通過舉辦兩岸族譜展、合編保生大帝文化志等方式,促進兩岸同胞走近走親。

          臺灣勞動黨副主席王娟萍說,姓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精神紐帶。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親情是割不斷的。

        【編輯 黃曉迪】
        論壇資料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