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廈門6月13日電(記者 涂洪長)13日上午,“第七屆海峽論壇·兩岸特色鄉鎮交流暨休閑農業對接會”在廈門舉行。據了解,目前福建省涉臺休閑農業農場已達50多家,并呈現出規模不斷擴大、層次不斷提升、內涵不斷豐富、速度不斷加快的發展態勢。
休閑農業是集農產品生產經營和三產服務業于一體的新興產業。臺灣休閑農業發展始于20世紀70年代,至21世紀進入鼎盛時期。迄今臺灣共劃定休閑農業區71處,休閑農場有314家,經營點超過2000家,每個休閑農場年均游客接待量約4.5萬人,年營業總收益達40多億元新臺幣。目前,臺灣休閑農業已從觀光農業向多功能的休閑農業方向發展,成為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與“富麗農村”建設結合起來,成為拓寬農村新產業、促進農業功能轉換的重要舉措。
福建與臺灣一水相連,農業作物類型、栽培技術、耕作制度基本相同,發展休閑農業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文化優勢。近10年來,通過閩臺農業合作,引進了臺灣休閑農業的發展理念和成功經驗,推進了閩臺休閑農業合作與發展,建成了一批閩臺休閑農業集中區和休閑觀光農場,據不完全統計,福建省涉臺休閑農業農場已達50多家。
通過閩臺農業合作,福建省休閑農業快速發展。目前,該省具有一定規模的休閑農業點有2200多家,資產總額達380多億元,從業人數10萬多人,帶動農戶11萬多戶,年接待游客突破6000萬人次,年營業額85億元。全省獲得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8個、示范點23家,獲得全國最美休閑鄉村9個,獲牌數位居大陸前列。
福建省農業廳負責人表示,福建將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認真落實《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和《福建省促進閩臺農業合作條例》,鼓勵和支持臺灣同胞來閩發展休閑農業,同時借鑒臺灣休閑農業的經營理念,把當地農業生產特色、農村自然景觀、農業和農村文化等結合起來,導入科技元素、文化元素,研發培育兩岸休閑農業產品,提高休閑農業產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