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合作天地寬
“福建與臺灣一水相連,語言相通,習俗相近,地理位置、自然條件、作物品種、耕作制度基本相同。臺胞80%祖籍在福建,發展閩臺農業合作交流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睆埩⑾缺硎。
本次交流會的重點是探討兩岸農民合作組織的合作,大陸來的是專業合作社的代表,臺灣則是農民協會和農學會的精英!按蠹叶际呛献魃缋镎労献,活動相當切題嘛!币晃慌_灣代表說。
我省十分注重借鑒臺灣農業產銷組織的經驗做法。從2006年開始,我省多次舉辦海峽兩岸農業合作產銷組織研習班等活動,邀請臺灣農業產銷班的班長、農會總干事和學者來閩講課,開展咨詢指導活動。目前,長泰、漳浦、漳平、仙游等地借鑒臺灣農業產銷組織運作模式,成立了水果、畜牧、茶葉等農民專業合作社,為社員提供種養技術指導、生產資料采購和產品銷售等方面的服務。
會議的間隙,記者找到臺灣農學會秘書長林學正先生,請他談談對兩岸農民合作社合作的看法。他說,大陸的農技推廣還有好多工作要做,最關鍵的是要服務農民,F在,福建創辦的臺灣農民創業園,可以引入先進的臺灣農藝,帶來新的品種和種養技術,關鍵是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對福建農民很有幫助。
“臺灣農民既懂種植又懂市場,并且受教育程度高,會自己研究學習!绷謱W正說,臺灣各區設有改良場,農民有什么問題,改良場就主動上門解決。
農業部總經濟師畢美家認為,大陸的農民合作組織存在管理不規范、服務能力不強、服務內容不豐富、服務機制不完善等問題。臺灣農業組織建設起步較早,積累了豐富經驗,特別是臺灣農業合作社面向農業的商業化、科技化、環;劝l展趨勢,生產統一安排、農資統一供應、運輸統一防控、農產品統一加工運銷、農業機械設備供應維護等,值得大陸學習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