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階段,商品市場整體弱勢與原油市場單獨強勢形成強烈背離態勢,究其原因,主要是商品受宏觀經濟影響較重,而原油除受宏觀經濟影響之外,還受自身特殊的品種特性、供應脆弱特性影響,直接導致原油單獨走強。
從商品與原油的關系分析,原油作為商品的上游主要原材料和母產品,是一種一次性消費性商品,而不能重復回收使用,生產供應具有較強的壟斷性、脆弱性,同時還受到較重的地緣政治、消費需求季節性等因素綜合作用,而目前利多因素相對集中,抵消了經濟疲軟、美元強勢等系統性利空壓制作用,并推動原油市場價格上漲。
美國石油協會(API)發布的報告顯示,在截至6月28日的一周內,美國原油庫存減少了936萬桶至3.826億桶,并創下2000年以來6月和7月的最大庫存降幅,美國原油總庫存大幅下降至不到3.84億桶,為3月來最低水平,庫存降幅超過預期,反映原油供應緊張。此外隨著夏季汽油消費旺季到來,煉廠產能利用率有望出現季節性回升,美國原油庫存仍將繼續縮減。
埃及動亂成為推高原油價格的一個重要因素。盡管埃及并非主要石油供應國,但埃及控制全球兩大重要的石油輸送管道蘇伊士運河和蘇麥德輸油管道。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報告稱,每天通過這兩個運輸樞紐運送到歐洲和北美的原油達250萬桶,約為全球日需求量的3%。埃及不僅是中東石油貿易繞不開的咽喉要道,且埃及騷亂還有可能影響到周圍的原油生產國,如利比亞和阿爾及利亞等,因此,埃及局勢對原油價格影響重大,中東地緣政治局勢緊張永遠是支撐原油價格的利多因素,與美國原油供應緊張,形成原油雙重利多。
因此,受自身供需關系和宏觀經濟影響較重,原油與商品短線走勢呈強弱背離態勢。(興業期貨 施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