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信用卡分期付款 總額多高于原價

        2012-09-07 09:13     來源:浙江在線     編輯:范樂

          金華市民小戴最近在某銀行網站上買了一個iPhone 4s手機,“上面標著原價4998元,銀行特價4738元,還特別說明不需要手續費!笨粗嵒,小戴也就沒多算一算,直接選擇了“215.17元×24期”的分期付款。

          直到這兩天,小戴才反應過來,她買的手機并沒有便宜,付完24期的總價反而還超過了4998元的原價。

          近兩年,信用卡分期付款購物的推廣力度挺大,銀行總是把宣傳的重點集中在“免息”或者“免手續費”上。但是,面對免息和免手續費的誘惑,消費者真得留個心眼。

          免手續費的誘惑:支付總額往往高于產品原價

          第一種誘惑是“免手續費”。通常來說,這種誘惑出現在銀行自己的購物網站上,網站會推出多種期數付款的選擇。但是,選擇不同期數,最后支付總價并不一樣。以小戴購買的手機為例,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

          可以看出,支付的期數越多,每期支付的金額越少,最后實付總價與銀行特價之間的差價就越大。也就是說,雖然銀行承諾了不收手續費,但消費者依然要支付比銀行特價更多的錢。

          記者按網站上的客服電話打了過去,對方表示網站上的價格是統一設定的,如果沒有手續費,那多出部分的金額應該就是利息,具體情況他們也不是很了解。

          免息的誘惑:其實很可能要多付一筆手續費

          第二種是“免息”的誘惑。一般來說,是消費者在商場使用信用卡消費后,向銀行申請該筆消費免息分期支付。這種情況下,利息是免掉了,但銀行要向消費者收取一筆手續費。某商業銀行的王先生透露,各銀行間的手續費并不完全相同,以24期為例,有的費率差已經達到4%以上。

          銀行手續費的收取方式,主要分第一期支付全額手續費和分攤到各期兩種情況。如果想要提前還款,全額支付的手續費不再退回;若是分攤到各期支付的,剩余期數的手續費將不用再支付;如果退貨退款,手續費也不會退回給消費者;如果逾期未付款,將影響到個人的信用記錄,銀行會采取催賬行動。

          當然了,有一種特殊情況是,有商場和銀行合作搞活動。消費者可以直接在商場的分期支付POS機上刷卡,商場會按照和銀行之間的協議,承擔手續費。這種情況下,消費者確實可以撿到便宜,既免息又免手續費。

          王先生說,所謂的信用卡分期支付,實際上就是流程簡單的消費貸款,而且費率比貸款基準利率更高,消費者還是應該根據自身的經濟狀況理性消費。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