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信用卡透支11萬需還44萬 合理性何在

        2012-10-30 10:30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范樂

          10月28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報道稱,在用戶使用信用卡過程中因未按時還款,常被收取高額利息和滯納金。節目中提及的案例顯示,用戶在2007年辦理信用卡,到2012年共透支11萬元需還44萬元。

          顧客惡意透支之后不還款,被追討乃至被法辦都不足同情,但透支11萬元數年時間要還44萬元,利滾利,債務數倍于本金,還是讓人咋舌。

          作為現代生活的必需品,信用卡的便利性不言而喻,但隱藏在卡中的許多“霸王條款”恐怕許多人都不甚明了,有時甚至被扣了錢也不知道,稀里糊涂當了冤大頭。除了央視揭露的全額計息、滯納金超過本金等之外,還有許許多多,譬如:信用卡收取年費不告知、信用卡掛失之前風險自擔、有銀行信用卡賬戶內的存款不計付利息、消費者想提取卡內屬于自己的溢繳款還需支付取現費等等。

          這些條款,有些是國際慣例,但更多的是“特色產品”。譬如在美國,美聯儲規定發卡機構除特殊情況外不得收取超過25美元的滯納罰款,在6個月內第二次繳納的罰款不得超過35美元。重要的是,銀行罰款不得超過持卡人拖欠金額。而我們的銀行,滯納金并沒有上限。專家指出,滯納金超過本金,明顯違反了民法通則中的公平和誠實信用原則。

          其實,公眾及媒體對銀行的“霸王條款”早有曝光,不但中央媒體經常發難,連中消協也公開點名批評銀行。但多年炮轟下來,情況似乎并未得到根本性好轉,多年前被曝光的不合理收費,今天照收不誤。至于屢教不改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開放程度不夠,競爭壓力不大,因此缺乏改進服務、提高質量的動力。對此,改變銀行的壟斷地位,讓其回歸商業屬性;加強對銀行監管和問責力度;金融立法讓消費者參與,增加博弈力量;消費者提高維權意識,以維權倒逼銀行改善服務等,都是幫助銀行消除霸王條款必備的選項。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