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臺灣民間博物館人在陜參訪 吁加強民俗文化交流

        時間:2011-12-08 16:3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西安12月8日電 (記者 冽瑋)“臺灣民間博物館交流團”一行12月3日至8日在陜西參訪,包括14家最具代表性民間博物館館長在內的20人先后參觀碑林博物館、秦俑博物館等,并與當地博物館專家座談謀求發展。同時,就舉辦首屆兩岸民間博物館論壇達成共識。

          據記載,中國第一座博物館誕生于1905年。截至2010年,中國大陸博物館為3029座,其中,民間博物館328家,約占大陸博物館總數的一成多。但囿于產生歷史較短等原因,民辦博物館在發展中還存在許多困難和瓶頸,在專業化水平、社會作用等方面與公立博物館尚存在較大差距。

          臺灣民間博物館協會秘書長陳海宇8日表示,臺灣現有600多家博物館,民間博物館占六成,呈多元的自然發展狀態。他以“臺灣民間博物館協會”為例,目前共有40余家各具特色的博物館參與,大至恐龍化石,小至米粒毫芒,以趣味化、生活化、多樣化展現其特殊風采,每每能跳出公立博物館的蹊徑。

          經營毫芒雕刻館14年的陳逢顯認為,大陸民間博物館規模大、發展快,而臺灣的博物館小巧而精致,兩岸應該加強交流,取長補短。他盛贊陜西關中民俗博物院將舊磚老瓦等古建筑異地遷建,保存了原汁原味的古老風俗。

          陜西的大唐西市博物館館長王彬稱,陜西現有20余家民間博物館,涉及領域廣泛。民營博物館沒有國家資金支撐,想長期存活下去,在堅持社會公益性的同時,還不得不考慮它的文化產業性。

          臺灣女紅工作坊的陳美玲對此頗有同感,“臺灣的民間博物館大多散落于老街市井中,除少數博物館收取一定門票外,主要依靠出售原創的文化產品來維持!彼粲,每年來臺灣觀光的大陸游客很多,但都走固定的旅游線路。游客應該多探訪臺灣的民間博物館,更貼近感受臺灣的文化魅力。

          針對舉辦首屆兩岸民間博物館論壇的倡議,海峽兩岸的博物館專家均表示贊同,論壇研討內容將涉及民間博物館的功能、運作模式、專業化建設等方面,都是當前民間博物館發展的熱點問題。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