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泉州5月25日電 題:泉州錦繡莊臺灣精品館匯聚濃濃臺灣情
作者 蘇巧鳳 孫虹
作為第三屆“海峽論壇·閩南文化節”系列活動之一,福建泉州錦繡莊民間藝術園將于6月中旬舉行揭牌儀式,位于其間的臺灣精品館也將同時開業。記者25日走進正在籌備中的泉州錦繡莊民間藝術園臺灣精品館,感受到了濃濃的臺灣風情。
位于錦繡莊民間藝術園錦繡樓的臺灣精品館,建筑面積約1500平方米,分為臺灣島展區、金門島展區、澎湖列島展區和臺灣回流藝術收藏品展區等四個展區。展館以兩岸文化產業的深入合作為契機,以同祖共源的文化淵源為訴求,通過對展品背后海峽文化內涵的深入挖掘,打造一個深入了解兩岸文化淵源與民俗民藝的新平臺。
臺灣阿里山火車環繞臺灣全島,將臺北、臺中、臺南緊密聯系起來,是近年來熱門的“臺灣游”必選項目。在精品館的臺灣本島展區,一列“阿里山火車”通過火車站臺造型柜臺的方式,介紹臺灣檜木、琉璃、鳳梨酥等臺灣各縣市的特色產品。臺灣精品館負責人陳波介紹說,“館里除了有產品銷售,還有臺灣文化的展示,游客過來就乘上‘阿里山的小火車’,然后以空間分布逛一遍臺灣島!
“晚風輕拂澎湖灣,白浪逐沙灘……”一首傳唱了數十年的民謠《外婆的澎湖灣》,成為澎湖列島的觀光“名片”。澎湖列島展區通過沙灘、椰樹、珊瑚、海景等軟裝元素與創意櫥窗及創意展柜,再現澎湖灣秀麗的風光。珊瑚紀念品、海產品、文石展品的展示,海洋文化、海洋信仰、民俗風情的闡釋,讓游客置身于澎湖清新的海景與濃郁的海洋文化中。
風獅爺是金門富于代表性的民間信俗,金門人常向風獅爺祈求闔家平安、事業順遂、作物豐收。金門島展區的主題就是“風獅爺的守望”,以時間軸的布展方式將金門貢糖、菜刀、高粱酒等產品融入金門歷史中,以全景式的畫卷來勾勒金門展區的精髓,打造成一部趣味盎然的金門發展史。
在回流藝術收藏品展區里,一件件原本來自于大陸、后經多方輾轉到臺灣、如今重返大陸回“娘家”的收藏品,道盡兩岸民眾的鄉愁。
業內人士認為,位于泉州清源山風景區內的錦繡莊民間藝術園,立足閩南民間傳統文化,展現閩臺一衣帶水的文化血脈,集閩臺工藝美術品展示、閩南民俗風情表演、民間工藝DIY、閩臺特色餐飲等于一體,將成為閩南文化保護區的特色文化產業新基地和閩臺旅游文化交流的新平臺。據悉,除了臺灣精品館開館,在下月開幕的閩南文化節上,海峽兩岸特色小吃文化節、《海峽兩岸文化產業發展趨勢》專題講座也將一一舉行。(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