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2009年兩岸經貿關系大事記

        時間:2010-02-09 15:28   來源:中國網

        1月

        15日,南方航空臺灣辦事處正式掛牌。

        16日,廣東省通過《廣東省支持港澳臺資企業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加快轉型升級若干政策措施的建議》,出臺了包括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減免部分稅費、加強金融服務等30項扶持措施。

        17日,臺灣“內政部”及“交通部”修正的“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從事觀光活動許可辦法”正式生效,陸客赴臺旅游的限制進一步放寬。

        20日,大陸擴大赴臺旅游的開放區域,新增河北、山西、吉林、四川、安徽等12省市,使大陸開放赴臺旅游的省市達到25個。

        2月

        2日,臺灣“經濟部”修正發布“違法在大陸地區從事投資或技術合作案件裁罰基準”第3點及11點,調降赴陸投資裁罰基準。

        6日,國家工商管理總局公告,臺灣啤酒及英文“Taiwan Beer”商標已通過審查,在公告后3個月無異議的情況下,臺灣啤酒將正式在大陸銷售。這是臺灣第一個成功在大陸注冊商標的酒類產品。

        15日,臺灣“國貿局長”黃志鵬率團前往南京及武漢,參加在兩地舉辦的“2009年臺灣優質食品推介洽談會暨媒體見面會”。

        18日,國家旅游局公布了第二批允許經營大陸居民赴臺旅游業務的旅行社,共25省113家旅行社入選。

        27日,馬英九將CECA改名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并接受專訪為ECFA定調。他表示,ECFA將無關政治,也不涉及統“獨”及“主權”問題。

        3月

        6日,臺灣“行政院長”劉兆玄針對ECFA提出“三不三要”原則,即不矮化“主權”,不開放陸勞與大陸農產品赴臺;要解決關稅問題,要跟東盟國家談FTA及要在WTO精神架構下,真正達到擱置爭議。

        14日,由安利中國公司組織的“心印寶島萬人行”營銷精英旅游團正式啟動。首發團1600名大陸游客搭乘郵輪啟程前往臺灣,這是自去年7月份大陸居民赴臺旅游實施以來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旅游團,給臺灣帶來了約6.6億元新臺幣的商機,受到了臺灣各界的熱情歡迎。

        4月

        3日,國家旅游局針對目前兩岸旅游存在的問題通過《旅行社條例實施細則》,嚴格禁止旅行社低于成本報價,規定旅行社必須與旅游者訂立書面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確約定統一安排的游覽項目的具體內容以及需要旅游者另行付費的游覽項目及價格等事項。

        18日,溫家寶總理會見了出席海南博鰲亞洲論壇2009年年會的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最高顧問錢復。溫家寶指出,在當前嚴峻的國際經濟形勢下,兩岸同胞要牢牢把握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主題,面向未來,密切合作,攜手共進。同時,他表示大陸將從五個方面做出努力,加強兩岸經濟合作以共同應對金融危機。

        26日,第三次“陳江會”在南京紫金山莊舉行。雙方簽署了“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海峽兩岸空運補充協議”及“海峽兩岸金融合作協議”3項協議,另就陸資赴臺投資達成共識。

        5月

        5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全文,將海峽西岸經濟區定位為兩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試區。

        16日,“海峽論壇——兩岸圓桌會議”在廈門舉行。兩岸海上直航圓桌會議上發布了9項進一步促進兩岸海上直航的政策措施,其中增加了5個直航港口,并就加強兩岸航運管理、兩岸船舶安全管理等方面達成多項共識。

        17日,在首屆海峽論壇上,中共中央臺辦、國臺辦主任王毅宣布了包括推動大陸企業赴臺投資、擴大對臺產品采購等8項具體方案。

        21日,臺核定放寬大陸商務及專業人士赴臺的規定。大陸商務人士赴臺停留最長期限,由14天放寬為1個月,申請核批時限也由1個月縮短為14天。

        6月

        3日,兩岸通訊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在臺北舉行。此次會議為兩岸通訊業者提供了直接合作及溝通對話的機會,吸引了來自兩岸通訊業界約500人與會。

        9日,兩岸搭橋——兩岸LED(發光二極管)照明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在臺北開幕。來自兩岸業界400多名重量級人士參與了大會,達成了共同參與“十城萬盞”LED照明試點等6點共識,并簽署具體的合作意向書。

        18日,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和國臺辦宣布再向臺灣民眾開放包括土地登記代理人等在內的10類(11項)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祖國大陸對臺灣同胞開放的資格考試已達27項。

        24日,保監會主席吳定富在臺灣舉辦的國際保險監理協會上就如何在兩岸金融合作框架下加強兩岸保險交流等議題與臺主管機構進行溝通與交流。

        30日,臺灣“經濟部”正式公布了“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投資許可辦法”,首批開放了赴臺投資項目100項,同時也開放陸資入臺設分公司或辦事處,即日生效實施。

        7月

        4日,臺“交通部民航局”統計,自兩岸周末包機直航實施近一年來,兩岸直航班機達4008班,旅客159.7萬人次。

        11日,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長沙舉辦。此次論壇以“文化為主,經貿為軸”,通過了包括加強兩岸文化產業合作,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等六個方面、二十九項建議。

        20日,大陸增設西安、長沙、昆明3個航空口岸辦理臺胞簽注業務,使臺灣居民來往大陸更加便利。

        28日,福建新大陸電腦股份有限公司收購臺灣帝普科技公司股權申請通過商務部核準,獲得商務部頒發的《企業境外投資證書》,成為大陸首家經過正式核準的赴臺投資企業。

        8月

        8日,“莫拉克”臺風挾特大降雨席卷南臺灣,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大陸各界踴躍捐款捐物支援臺灣同胞抗擊風災。

        10日,中國銀聯與臺灣財團法人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宣布銀聯卡刷卡服務將進入臺灣,開創了兩岸民間商業團體金融業合作的先河。

        17日,商務部、國臺辦聯合正式頒布了《關于大陸企業赴臺灣地區投資或設立非企業法人有關事項的通知》并同日實施,標志著海峽兩岸雙向直接投資時代的開始。

        19日,海峽兩岸經貿促進考察團第三次采購團抵臺,在臺采購金額近9億美元。

        31日,根據第三次陳江會所簽署的“海峽兩岸空運補充協議”,兩岸定期航班啟動,班次從每周108班增加到270班,大陸的航點也從21個增加到27個。

        9月

        7日,福建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與臺灣兩岸安全水產委員會共同簽署了《閩臺水產品質量安全信息交流備忘錄》。

        15日,臺灣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發布的“2009年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風險調查”顯示,臺商最偏好的區域仍是長三角,海西經濟區及泛北部灣地區也頗受臺商關注。其中江蘇昆山獲得臺商推薦度最佳城市稱號。

        17日,由臺北世界貿易中心與南京市政府共同舉辦的“2009南京臺灣名品交易會”在江蘇南京開幕。

        27日,福建省副省長陳樺提出加強與臺灣交流合作的10項政策措施,其中包括設立福州平潭島綜合實驗區、鼓勵福建企業赴臺投資、開放臺灣企業參與福建大型公共工程建設等。

        10月

        8日,臺“交通觀光局”統計,大陸十一8天長假期間,赴臺大陸旅客約1.2萬人,帶來觀光收益約7.6億新臺幣。

        15日,福建省發布了《福建省鼓勵臺商投資的產業目錄》,包括金融業在內的十大產業被列為福建出臺相關措施鼓勵臺商投資的重要領域。

        19日,商務部對臺灣地區、美國及歐盟的錦綸6切片反傾銷調查初裁認定存在傾銷,將依法采用保證金形式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

        25日,由中共中央臺辦海峽兩岸關系研究中心與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聯合舉辦的2009年度兩岸關系研討會在成都開幕。國臺辦主任王毅在開幕式講話中對發展兩岸經濟關系提出了三點意見,包括推動兩岸新興產業合作,鼓勵大陸企業向臺灣投資及商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

        11月

        5日至8日,兩岸農漁水利合作交流會分兩階段在上海和浙江舉行。會議閉幕式上,兩岸代表共同發表了“兩岸農漁水利合作交流會共同倡議”。

        9日,廣東省汕頭市成立汕頭仲裁委臺商協會聯絡處,這是國臺辦核準的大陸首家臺協仲裁委聯絡處。

        10日,江蘇省委書記梁保華率領江蘇代表團赴臺參加“臺灣江蘇周暨首屆臺蘇經貿合作論壇”,在島內掀起了“梁保華旋風”。代表團在6天的行程中對臺采購高達41.3億美元。

        14日,在新加坡出席APEC會議的胡錦濤主席與臺灣代表連戰會談時表示,爭取年內啟動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協商的進程。

        16日,大陸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代表劉明康、證券及期貨監督管理機構代表尚福林和保險監督管理機構代表吳定富,分別與臺灣金融監督管理機構代表陳沖簽署了《海峽兩岸銀行業監督管理合作諒解備忘錄》、《海峽兩岸證券及期貨監督管理合作諒解備忘錄》和《海峽兩岸保險業監督管理合作諒解備忘錄》。三項協議(統稱MOU)將于60天后生效,其簽署拉開了兩岸金融交流合作的序幕。

        18日,臺灣工業總會、臺灣商業總會等21家臺灣農工商同業公會攜手入駐福建漳州東南花都,分別在大陸設立首個工作聯絡處。

        19日,由國臺辦、陜西省共同舉辦,陜西臺辦和臺灣工商協進會、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承辦的“兩岸(陜西)經貿科技合作大會”在西安開幕。

        24日,兩岸車輛產業搭橋會議在臺北開幕。來自兩岸500多名產業界人士與會共同探討兩岸車輛產業的合作與發展。

        12月

        5日,國民黨在臺灣“三合一”選舉中失利。馬英九表示,將認真接受選舉結果和加以反省,并表示對大陸政策將朝擴大優點和減少缺點的方向前進。

        7日,福州市商業銀行正式更名為福建海峽銀行,這是大陸首家冠名“海峽”字眼的銀行。

        16日,原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率領近40人的大型訪問團參加在臺舉辦的“中原文化寶島行”活動。

        22日,第四次“陳江會”在臺中舉行。大陸海協會會長陳云林和臺灣;鶗麻L江炳坤分別簽署了《兩岸漁船船員勞務合作協議》、《兩岸農產品檢驗檢疫合作協議》、《兩岸標準計量檢驗認證合作協議》等三項協議,并達成下次陳江會商談ECFA和知識產權的共識。

        編輯:李學斌

        相關新聞

        圖片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