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2002年兩岸經貿交流情況

        時間:2006-10-23 14:39   來源:

         


          2002年,兩岸貿易快速發展、臺商投資繼續增長,兩岸貿易總額、實際吸收臺資等指標的增幅均超過全國平均增幅,兩岸經貿交流不斷向前發展。

          一、2002年臺商投資繼續增長

          繼2001年臺商投資大幅上升,2002年臺商對大陸投資繼續增長,2002年我共批準臺資項目4853個,同比增長15.2%;合同臺資金額67.4億美元,與上年基本持平;實際使用臺資金額39.7億美元,同比增長33.2%。截至2002年底,累計批準臺資項目5.57萬個,合同臺資615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331億美元(未含經第三地的轉投資)。

          1、臺商投資仍集中在東部沿海省市

          按實際使用臺資統計,2002年東部沿海省市合計吸收臺資34億美元,占全國的比重為85.7%,主要分布在以下幾個省市:江蘇(11.2億美元)、廣東(5.8億美元)、福建(5.0億美元)、山東(4.3億美元)、浙江(2.9億美元)、上海(2.2億美元)。中西部內陸省市合計吸收臺資5.7億美元,占全國的14.3%。但隨著大陸區域經濟發展,臺商在大陸的投資區域也在發生變化,表現為:對珠三角地區的投資仍在持續增加(2002年實際臺資同比增長18%),對長三角地區的投資則出現大幅增長勢頭(同比增長44%)。

          2、臺商投資領域仍以制造業為主

          按實際使用臺資統計,2002年臺商投資前五類行業依次為:制造業(31.5億美元),房地產業(2.7億美元),農、林、牧、漁業(1.76億美元),社會服務業(1.7億美元),批發、零售貿易和餐飲業(0.55億美元),其中制造業仍是臺商投資的重點,占實際使用臺資總額的79.3%,制造業中又主要以加工貿易為主。

          3、臺商經第三地轉投資特點日益明顯

          2002年,經第三地(維爾京群島、開曼群島、薩摩亞)的轉投資約57億美元,其中主要以大項目、大企業為主,遠遠超過按注冊地統計的臺資金額,加上按注冊地統計的實際臺資39.7億美元,臺商實際投資額高達97億美元,約占當年全國實際使用外資的19%,居境外投資的第二位。

          4、以珠三角、長三角地區為代表的兩大臺資IT產業集聚群已經形成

          從產業集聚態勢看,珠三角地區臺資進入較早,臺資的聚集從早期上游中小企業開始,以零組件的加工為主要特征,逐步發展至下游整機裝配企業,最終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而長三角地區則率先吸引了下游龍頭企業的大規模投資,并隨之吸引了大批上游配套企業的跟進,產業集聚效應明顯。由于兩大地區發展時段不同,導致了兩大地區IT產業在一定程度上的分工,珠江三角洲成為以生產臺式電腦、電腦硬件為主體的臺商投資基地,長江三角洲則成為以生產半導體、筆記本電腦為主體的臺商投資基地。

          二、2002年兩岸貿易持續增長

          2002年,兩岸貿易額首次突破400億美元大關,達到446.7億美元,同比增長38.1%,其中大陸對臺灣出口65.9億美元,同比增長31.7%,大陸自臺灣進口380.8億美元,同比增長39.3%,大陸逆差繼續增加,達314.9億美元。臺灣是大陸的第四大貿易伙伴,第二大進口市場;大陸是臺灣第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

          1、2002年兩岸貿易增長迅速,貿易總額、出口額和進口額的增幅分別高于全國增幅16、9和18個百分點

          2、加工貿易是對臺貿易的主要形式,外商投資企業是對臺貿易的主體

          2002年加工貿易項下對臺進出口額分別為248.7、39.7億美元,占同期我對臺進出口總額的比重分別為65.3%和60.2%;外商投資企業(主要是臺資企業)對臺進出口額分別為256.5、37.6億美元,占同期我對臺進出口總額的比重分別為67.4%和57.1%。

          3、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仍是對臺貿易的主要商品

          2002年,對臺出口前四大類商品依次為:機電產品(37.9億美元)、煤(3.9億美元)、服裝及衣著附件(2.4億美元)、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1.6億美元),其中機電產品占同期對臺出口額的57.5%;自臺進口前四類大宗商品依次為:機電產品(214.8億美元)、初級形狀的塑料(32億美元)、鋼材(30億美元)、未鍛造的銅及銅材(8.1億美元),其中機電產品占同期自臺進口額的56.4%。

          另外,2002年我玉米對臺出口則實現了零的突破,出口6.5萬噸。

          4、對臺貿易仍集中在東部沿海省市

          2002年,東部沿海省市對臺貿易額合計434.6億美元,占全國的比重為97.3%,其中排名前五的省市依次為:廣東(220.2億美元)、江蘇(71.0億美元)、上海(48.5億美元)、福建(33.5億美元)、浙江(18.6億美元);而中西部內陸省市合計僅為12.1億美元,占全國2.7%。

          5、兩岸貿易逆差突破300億美元

          2002年,臺灣仍為我最大的逆差來源地,逆差額繼續擴大,達315億美元,同比增加41%,大幅增長的原因是臺IT產業向大陸轉移帶動了自臺投資設備、原材料和關鍵件的進口。
         
         
        (來源:商務部臺港澳司網站)

        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