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遺產稅,對于很多人或許還是個陌生的詞匯。遺產稅顧名思義,就是針對財產所有人去世以后遺留下來的財產而征收的一種稅。近代的遺產稅制度由荷蘭創建,此后歐美大部分國家相繼開征了遺產稅。目前這個稅項在我國大陸地區還沒有實行。
但半個月前,深圳提出將在2013年全面啟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與之相伴的,深圳將"開征遺產稅"的傳言甚囂塵上,很多人坐不住了。
前天,深圳市長許勤明確表態:深圳不會在近期開征遺產稅。雖然謠言被擊破,但記者發現,半個月來,深圳多家保險公司的人壽保險業務卻異;鸨,在這其中,不少辦理者有借人壽保險"避稅"的打算,看來他們是白忙了一場。
雖然市長表態,但這是不是意味永遠不收呢?要是收,在深圳收,還是全國都收呢?普通老百姓也要交遺產稅嗎?這會不會導致富有人群紛紛移民避稅呢?
近日,深圳提出將在今年啟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細則尚未公布就引來一片猜測。其中,"深圳將嘗試開征遺產稅"的傳言最為引人關注。對此,本月13日舉辦的深圳市政協五屆四次會議上,深圳市長許勤現場明確表態:征收遺產稅的提法"完全是空穴來風",深圳不會在近期開征遺產稅。對此,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朱清表示,在全國范圍開征遺產稅之前,僅在部分地區試點,并沒有足夠的法理依據。
朱清:《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明確規定,稅收、金融、財政方面只能由全國人大或者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法律,地方人大在稅收方面是不能夠制定地方性法規的。像遺產稅如果要征收的話,應當由全國人大立法,在全國范圍內征收。
這樣明確的表態,打消了很多人的疑慮。半個月前,面對深圳可能征收遺產稅的傳聞,早已有人坐不住,有私營企業主開始通過購買人壽保險的方式,希望能夠規避稅收。
某大額保險購買人:通過一種方式轉接一下(財產),又重新回到自己這里,購買保險影響不大,大家都知道這個原理。
記者:那您為什么選擇這個時間點來入手呢?
購買人:就是希望趕在這個政策實施之前,把我的財產進行合理分配。
深圳一家保險公司工作人員透漏,這位客戶的情況并不是個案,在遺產稅開征消息蔓延的半個月里,他們的人壽保險銷售十分火爆。
記者:現在來規避遺產稅買這種險的人多不多?
工作人員:太多了,你知道嗎?我們12月14日那一天,就20個小時,賣了2.5億個。
看來,這種購買保險規避遺產稅的心態,在擁有大量資產的人群中普遍存在。雖然現階段,深圳乃至全國并沒有征收遺產稅的相關措施。但縱觀世界各國,遺產稅征收非常普遍。盡管各國普遍存在,國內反對征收遺產稅的聲音始終存在,比較集中的觀點認為,中國的國情不適合征收遺產稅。情況是否如此呢?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所長高培勇看來顯然不是這樣。他認為,遺產稅的征收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它可以為政府取得多少收入,而在于它所具有的財富再分配功能。也就是說,遺產稅從來都是作為調節或拉近貧富差距的手段而存在的。遺產稅的開征與否,應當主要取決于我們是否需要遺產稅擔當起調節或拉近貧富差距作用的重任。財經評論員葉檀還認為,征收遺產稅,不僅使財政稅收更多造福中低收入人群,對于鼓勵創業、激勵創新也有明顯的好處。
葉檀:現在不征收不等于永遠不征收,而且遺產稅也是均衡、培育創新能力,培育創業的激情,均衡社會財富的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在發達國家,他的遺產稅征收還是有比較完整的經驗可以供我們借鑒的。
專家的觀點是遺產稅早晚要征收,那現在恰當其時嗎?葉檀表示,目前條件并不完備。
葉檀:現在普遍征收確實還沒有這個條件,我們現在財產還沒有公開,也沒有實行申報制度。所以現在實行遺產稅的話,財產轉移出去之后。遺產稅還是征收不上來。所以現在技術條件,包括理念上都還存在比較大的問題。
征收遺產稅,有人擔心會引發富有人群向國外轉移。葉檀認為,富裕人群是否移民,不僅在于是否征收遺產稅,關鍵在于國家的保障措施和創業條件是否對他們有吸引力。
葉檀:并不是所有征收遺產稅的國家,財富全都跑光光了,富人全都逃走了。因為通常來說征收遺產稅的地方,它還會有一些配套措施的。比如說他的治安會比較好,制度會比較公平,安全性比較高,富人他就會權衡。它有可能還是會在征收遺產稅的這些國家繼續生活。如果真的它在征收遺產稅之后,他的當地創業條件很好,他的制度環境非常有優勢那么我相信還是會有很多人會過去的。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朱清則認為,即便未來我國開征遺產稅,普通人也不必過分擔心,他認為遺產稅的起征點會比較高,起到調節貧富差距的作用。
朱清:遺產稅他要開征,要有很高的免征額,并不是說你們家有那么十萬塊錢,就要征遺產稅,F在要征遺產稅,甭說十萬塊錢、一套房,在大城市一套房,都要幾百萬了。所以你要是說留下一套房都要征遺產稅,目前也不具備這個條件。所以我們的遺產稅要征收必須有很高的起征點!(記者賀曦遠 實習記者丁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