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中國臺灣網
          
        <p id="siyyr"></p>

      3.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4.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持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中轉站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字號:
            閩臺高;ヅ山處熑谓 首批5名副教授下旬赴臺

              時間:2010-09-03 09:59    來源:中新社     
             
             

              中新社福州9月2日電 (張羽 周少鋒)福建閩江學院2日向記者透露,本學期,閩江學院在迎來臺灣合作院校十余位教師前來開設專業講座和課程的同時,也將派遣5位具有副教授職稱的高校教師赴臺任教。

              這是該校第一次大規模派遣教師赴臺任教。首批赴臺任教的5位教師分別來自閩江學院中文系、外語系、旅游系和公共經濟學與金融學系,均具有副教授職稱,其中3位擁有博士學位。他們9月下旬赴臺灣實踐大學高雄校區開展教學,為期2至4個月。

              據了解,所有的課程體系均由臺灣實踐大學提出,由兩校協商后共同議定。在大陸教師的任教課程中,既有《大陸經貿發展趨勢》、《大陸觀光企業經營管理》等具備橫向比較研究價值的課程,也有《中國思想史》、《文學概論》等植根于兩岸共同文化傳承的課程。為照顧臺灣學生的認知,大陸教師特別制作了英文與繁體字的PPT課件,并專門設計了適用的講義內容。

              閩江學院中文系副教授陳毓文是此次赴臺時間最長的教師,他將擔任4門課4個月的教學任務。談到臺灣之行,陳毓文表示,“責任很重”,臺灣學生的國學底子很好,臺灣高校對教學質量的監控較嚴,此次赴臺講授古代文學既是教學過程,同時也是再研究的過程。

              近年來,閩江學院一直致力于推動兩岸教育合作。2005年,閩江學院與臺灣中華大學等達成共識,率先在兩岸高校中推動學分互認等教育合作;2008年,閩江學院與包括實踐大學在內的臺灣4所高校簽訂了合作辦學意向書;2009年,與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實踐大學合作開辦的閩江學院海峽學院正式掛牌成立,首期招生320人。(完)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廈門發行“海西市民卡”方便金門民眾感受閩南民俗       ·近百家臺灣企業參加海峽兩岸制造業博覽會      
            ·兩岸學者聚首福建 打造海西創新創業新平臺       ·兩岸150位將軍200幅墨寶10月在廈門鷺島展出      
            ·廈門發行“海西市民卡” 方便金門民眾       ·五通碼頭廈金航線航班數兩年實現“三級跳”      
            圖片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