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English

        臺灣作家藍博洲在山東大學(威海)作學術報告

        2014年09月22日 13:5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9月22日威海消息 日前,山東大學(威海)文化傳播學院邀請臺灣作家藍博洲在網絡樓報告廳作了題為《尋訪被湮滅的臺灣歷史、文學與臺灣人》的學術報告。文化傳播學院副院長孫基林主持報告。

          藍博洲梳理了自1895年割讓臺灣以來臺灣的重大歷史事件與主要文藝思潮,并闡述了他眼中臺灣人、歷史與文學之間的關系。他以甲午中日戰爭為切入點,引出乙未割臺之后臺灣人開始具有的兩種意識:祖國意識與棄兒意識,并論述了對文學創作的認知。

          針對海峽兩岸中均有所存在的年輕一代中均存在的虛無主義,藍博洲認為,對歷史的認知會影響未來,青年人只有懂得歷史,承擔歷史,才會珍惜現在,知道未來將往何處去、怎樣去。在互動環節,藍博洲與現場同學就當代社會文學生態環境、臺灣文藝副刊的作用、紀實文學與報告文學的文體區別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藍博洲,臺灣作家,畢業于臺灣輔仁大學法文系,中央大學“新銳文化工作坊”主持教授,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東華大學駐校作家,時報出版社“臺灣民眾史”叢書特約主編,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主席。1985年以短篇小說《喪逝》獲時報文學獎,曾任職于《南方》雜志、《人間》雜志、《自由時報》。(中國臺灣網、威海市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馬一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于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系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86-10-53610172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