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韻連心 情牽兩岸——2025詩城奉節渝臺青年詩詞會在重慶奉節舉行
中國臺灣網7月1日訊 天下詩人皆入蜀,行到三峽必有詩。6月27日,2025詩城奉節渝臺青年詩詞會在“中華詩城”重慶市奉節縣舉行。來自臺灣的交流團與重慶相關高校、中學的師生齊聚一堂,在千年詩韻中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詩詞對話。
6月27日,2025詩城奉節渝臺青年詩詞會在“中華詩城”重慶市奉節縣舉行。(中國臺灣網發)
據了解,本屆詩詞會以“詩聯兩岸情·文脈頌中華”為主題,由重慶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主辦,重慶大學、四川美術學院、奉節縣相關中學共同承辦,旨在延續中華詩詞文化的深厚底蘊,搭建兩岸青年交流的橋梁。
奉節縣委書記鞏義勝出席活動并致歡迎辭,重慶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會長冉華章出席活動。
詩城奉節再續兩岸情緣
“便將萬管玲瓏筆,難寫瞿塘兩岸山!被顒蝇F場,奉節縣委書記鞏義勝以詩寄情,盡顯三峽山水之美。鞏義勝介紹,奉節是一座擁有233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詩歌是奉節最閃亮的瑰寶。天下第一快詩《早發白帝城》、天下第一律詩《登高》、天下第一情詩《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天下第一景詩《康熙·六言詩》均誕生于此,讓奉節成為全國首個“中華詩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膘柫x勝表示,詩詞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也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財富。渝臺青年詩詞會以中華詩詞文化為紐帶,體現“以詩會友、兩岸一家”的精神內核。自去年首屆活動成功舉辦以來,兩岸青年對中華詩詞的熱愛愈發高漲,詩詞文化交流的氛圍日益濃厚。今年的活動,規模進一步擴大,吸引了更多來自渝臺兩地高校、中學的青年學子踴躍參與,活動的形式也更加豐富多元。
下一步,奉節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持續加強對臺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搭建更多富有特色的交流平臺,共同推動渝臺兩地在經濟融合中共享機遇、在文化共鳴中凝聚共識,攜手書寫新時代的“詩與遠方”。
詩意三峽見證青春相遇
當天上午,重慶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羅宇以《杜甫在夔州》為題,進行詩詞賞析,向現場的渝臺青年分享了杜甫的詩詞故事以及中華經典詩詞,帶領大家夢回詩詞所處的時代,感受作者表達的情感!霸娫~是刻在我們DNA里的文化密碼!绷_宇的這句話,引發兩岸青年深深共鳴。
“波瀾壯闊,秋水長天……你就是三峽之巔……”隨后,奉節青年帶來了現代詩《走,登三峽之巔去》,以青春筆觸描繪詩城新韻。在青年們激情澎湃的朗誦聲中,三峽的壯美與詩詞的韻律完美融合,現場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
詩詞聯誼環節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八支來自兩岸的青年代表隊伍輪番登臺,以新穎多元的形式詮釋中華詩詞的永恒魅力。身著漢服的表演者緩緩展開卷軸,清亮的朗誦聲在會場回蕩。另一組表演者以情景劇的形式,將千古名篇化作生動故事。
每個節目都像打開一個驚喜盲盒,或清新雅致,或激情澎湃。表演者們時而獨誦,時而合唱,時而加入器樂伴奏,用青春的創意為經典詩詞注入新的活力。舞臺上的大屏幕同步播放著精心制作的VCR,詩詞中的意境在畫面中徐徐展開。
臺下觀眾時而屏息靜聽,時而熱烈鼓掌。許多人都舉著手機記錄精彩瞬間,當最后一組表演者謝幕時,全場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這一刻,詩詞不再是課本上的文字,而成為聯接心靈的紐帶。
筆墨茶香牽動文化共鳴
活動現場還設置了傳統文化體驗區,為渝臺青年準備了書法創作交流、糖畫制作體驗、非遺點茶互動等體驗活動。濃郁的墨香與茶香交織在一起,吸引著兩岸青年紛紛駐足。
書法臺前,幾位臺灣青年正小心翼翼地握著毛筆,在書法大師的指導下臨摹著一首首經典詩詞。宣紙上的墨跡或蒼勁有力,或娟秀靈動,引得圍觀者不時發出贊嘆。
糖畫攤位前排起了長隊。金黃的糖漿在石板上流轉,轉眼間就化作栩栩如生的飛鳥游魚。臺灣青年們躍躍欲試,雖然手法生疏,做出的糖畫歪歪扭扭,卻都寶貝似的捧在手里舍不得吃。
在非遺點茶區,茶藝師嫻熟地擊拂茶湯,泛起細膩的泡沫。兩岸青年圍坐茶席,學著古人的樣子品茗論道。茶香氤氳中,不時傳來即興吟誦的詩句,為這場文化體驗平添幾分詩意。
這些看似簡單的互動,讓兩岸青年在動手實踐中,感受到中華文化鮮活的生命力。
活動現場,兩岸青年歡聚合影。相機快門的咔嚓聲中,定格下一張張青春洋溢的笑臉。這一刻的歡聲笑語,正如這場青春的詩會,余韻悠長!斑@樣的交流既有趣又有意義,希望以后能經常參加!眮碜耘_灣的林同學說。
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持續打造“詩詞+”交流平臺,讓更多青年在中華文化長河中同舟共濟。(中國臺灣網、重慶市臺辦聯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