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同心筑未來 云臺合作譜新篇——第13屆云臺會活動綜述
2025-08-28 15:26: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中國臺灣網8月28日訊 8月6日至9日,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辦的第13屆云臺會系列活動在云南成功舉辦。本次云臺會以“共享RCEP新機遇,推動云臺融合新發展”為主題,來自海峽兩岸的政要、商界精英、專家學者、知名人士等450余名嘉賓共敘情誼、共謀合作、共話發展。

8月6日,第13屆云臺會在昆明隆重開幕(中國臺灣網發)
作為深化云南與臺灣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云臺會已走過13個春秋。13年深耕,一場跨越海峽的約定從未爽約;13載耕耘,一條云臺融合發展的道路越走越寬。51場次云臺產業對接活動激情澎湃,77場次交流活動情誼交融,9000余名島內外政商界人士赴約,200余個云臺合作項目落地生根。這一串串數字不僅是深化兩岸交流的有力見證,更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共謀發展的堅定行動。
聚焦主題,共話發展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生效,為區域合作注入強勁動力,也為云臺攜手開辟了新藍海。本屆云臺會正是敏銳把握了時代脈搏。云南作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重要門戶,在RCEP框架下優勢更加凸顯。

第13屆云臺會開幕式現場舉行了昆明臺灣青年創業園開園儀式(中國臺灣網發)
昆明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張順云對此深有體會:“云南的區位優勢十分明顯,臺資企業入滇,能與本地企業攜手并進,更有優勢共同開拓廣闊的南亞東南亞市場,這是真正的互利共贏!痹颇溪毺氐馁Y源稟賦、活躍的口岸經濟,與臺灣在電子信息、精密制造、生物科技等領域的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及國際市場渠道,在RCEP的大舞臺上找到了精準對接點,能夠釋放出巨大的合作潛能。香港國際經貿合作協會理事長、香港臺灣商會名譽會長陳青東同樣高度評價云南的樞紐價值,認為云南擁有連接RCEP成員國的跨境通道、成本優勢及宜居環境,是企業家和創業者的理想之地。
在云臺會主題活動中,云南相關部門負責人向臺商們詳細介紹各領域的投資機遇與發展規劃,精準對接需求,熱情遞上合作的“橄欖枝”。會場外,聚焦云南優勢資源與臺灣產業方向,組織臺商臺企臺胞代表深入昆明、曲靖、大理、玉溪、紅河、楚雄等地進行實地參訪考察,通過舉辦7場專項對接活動、10項拓展活動,全方位展示云南高質量發展的新面貌與新成效,向廣大臺商臺企發出深化合作、互利共贏的邀請。
產業契合,投資熱絡
云臺兩地產業結構如同精妙的榫卯,展現出天然的互補魅力。近年來,云南省相關部門不遺余力,加快推動云南的“資源稟賦”與臺灣的“制造優勢”雙向奔赴,臺商臺企也看好云南發展商機,持續加大對云南的投資,云臺合作結出累累碩果。截至2024年底,云南省累計批準臺資企業1247戶,實際使用臺資21.76億美元,云臺貿易額達124.17億美元。

第13屆云臺會云臺產業融合發展研討會(中國臺灣網發)
臺企安佑集團繼昆明宜良項目、大理項目之后,玉溪項目僅用時15個月就建成投產。該項目總投資1.25億元,年產20萬噸飼料,年產值8億元。截至目前,安佑集團在云南的項目年產飼料逾60萬噸,年產值超過25億元。
今年4月,知名臺企天福集團總投資超2.2億元的雙江天福茶業有限公司建成投產,該項目總占地120畝,建筑面積8萬多平方米,集茶葉生產、包裝、倉儲、科研、文化培訓、研學旅游于一體,是云南省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普洱茶加工園區之一。
1990年冬天,臺商汪志哲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大陸看看,這一看,就是35年。汪志哲長期從事進口水果貿易,隨著中國牛油果市場快速增長,他嗅到商機,決定從市場端走向種植端。

第13屆云臺會嘉賓考察云南花卉產業(中國臺灣網發)
“我開始滿世界找地,轉了一大圈才發現,自己的國家才最穩定,亦是最大的市場!蓖糁菊芙榻B,2019年,他和團隊來到云南省保山市龍陵縣江中山,成立云南八方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種植牛油果。至今,汪志哲團隊已種植近3200畝牛油果林。2024年11月,其公司的132箱牛油果出口新加坡,實現云南省牛油果的首次出口。
2011年,來自臺灣臺南的鄭威仁帶著一箱臺灣烏龍茶來到云南,如今41歲的他已是質世代科技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今年1月,他與溫德姆酒店集團和廷泊酒店合作,在昆明呈貢落成集培訓、辦公以及孵化為一體的2000平方米青創基地。下一步,還計劃在昆明主城區建設臺商大廈,通過以租代購提供住房,降低臺青創業、定居成本。鄭威仁說,云南的咖啡、茶葉、鮮花、民族文化等樣樣都是寶藏,希望更多臺灣青年走上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在文化碰撞、守正創新中走出自己的路。

臺商在石林臺灣農民創業園考察中醫藥文化(中國臺灣網發)
“昆明是我的老家,父親對這里感情很深。我服完兵役后,20世紀90年代隨父親第一次回到這里!睆堩樤茖υ颇铣錆M感情。目前,張順云團隊已投資昆明滇池度假區“滇池健康智谷(昆明細胞產業園)”,計劃建設國際五星特色療愈酒店、與臺灣知名醫療機構合作打造兩岸醫療交流中心,讓兩岸共享醫療科技發展紅利,也為云南醫療旅游及跨境醫療提供新的選擇。同時,還計劃在云南曲靖投資建設臺灣零碳新創產業園,以綠色食品加工、生物醫藥等生物資源為主,現代物流、商業商務、科技研發等配套服務為輔,打造西南高端食品加工物流貿易中心、曲靖市生物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區。
此外,還有云臺文旅、遠泉果蔬、巨楊花卉等臺企也不斷加大在云南的投資,以真金白銀持續投下對云南市場和營商環境的信任票。
服務保障,暖心護航
落實惠臺措施,護航臺商在滇發展。從國家到地方層面持續釋放的惠臺政策暖流,為臺商在滇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家”的溫暖。中央“26條”“31條”惠臺措施、云南省惠臺“75條措施”以及《云南省貫徹落實“農林22條措施”服務指南》等,為臺商臺企在云南發展創造了更加有利的政策環境。昆明、保山、大理、普洱、西雙版納等州市也結合實際,相繼細化惠臺措施,省直部門出臺落實惠臺政策配套意見,省委臺辦制定相關服務指南和清單,幫助臺商臺企應享盡享優惠政策。這些政策措施降低了臺商臺企的投資成本和經營風險,也增強了臺商臺企在云南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我想要五分協助,得到的往往是十分支持,讓我有‘在外遇困難,回家有人挺’的安全感!痹颇习朔睫r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汪志哲生動講述,相關部門“像一家人一樣”,關懷備至,響應迅速,這也是吸引臺商持續扎根云南的重要原因!斑@里的營商環境讓我們投資很安心!边@份認可,也成為臺商與云南攜手共進的堅實基礎。
臺企天福集團云南雙江縣項目自籌備起即得到省市兩級臺辦及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鼎力支持,僅用2年時間便建成運營,展現了一流的“天福速度”與一流的營商環境在云南的完美結合。此間,被譽為“兩岸茶王”的臺商李瑞河先生親臨云南,云南省臺辦主要負責同志與其進行了友好深入的交流。

臺商考察瀘滇臨港昆明科技城(中國臺灣網發)
深入開展專項行動,搭建服務平臺。2023年以來,云南省臺辦匯聚全省臺辦系統力量,聯動省委對臺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積極因素,面向臺胞臺企持續深入開展“送法律、送政策、送服務、送溫暖”行動(以下簡稱“四送”行動)。各級臺辦、各有關部門緊緊圍繞臺胞臺企最關心、最現實、最直接的法律服務需求,通過普法宣講、法律咨詢、糾紛調解等形式為臺胞臺企提供全覆蓋、全方位、專業化、精準化的法律服務,累計開展普法宣講培訓100余場,發放宣傳資料2.6萬余冊(份),處理臺胞臺企矛盾糾紛100余起,臺胞臺商臺企臺屬1萬余人次參加。
整合各方專業力量,打造服務隊伍。2023年5月,云南省臺辦協同民革云南省委法律支部建立臺胞服務專班制度,派遣骨干力量組成臺胞服務專班,定期走進昆明臺資企業協會,上門提供法律服務、受理投訴求助、化解矛盾糾紛、解決困難問題,變“坐等上門”為“靠前服務”,變“背靠背”為“面對面”,變“文來文往”為“人來人往”。2023年8月,省臺辦會同省高院落實“總對總”涉臺糾紛在線訴調對接機制,成立云南省涉臺糾紛調解中心,聘請39名熱心調解工作、具備調解能力的臺胞臺商、法律工作者、對臺干部擔任調解員。2024年7月,在省臺辦與省司法廳的指導下,省律師協會專門組建了在滇臺胞臺企公益法律服務團,從各大律師事務所遴選出63名優秀律師擔任服務團首批成員,通過宣講培訓、法律咨詢、糾紛調解、法治體檢、合規建設等形式,為臺胞臺企提供“用心、真心、暖心、貼心、信心”的“五心”級公益法律服務。玉溪、普洱、臨滄、西雙版納等地臺辦先后與當地知名律師事務所合作,建立臺胞法律服務中心(站),以“固定式”法律服務,為臺胞臺企開辟法律服務綠色通道,打造全方位、多層次法律服務圈,隨時、就地、零距離解決臺胞臺企遇到的實際問題,著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涉臺法治化營商環境。
此外,云南省臺辦還對涉及臺灣事務、現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規、司法解釋、規章、規范性文件和兩岸協議進行了匯總梳理,組織編印了《涉臺法律法規政策文件選編(2024年版)》,共收錄文件資料118件,為依法規范和加強云臺人員往來和交流合作、保障臺胞合法權益提供了重要依據、奠定了堅實基礎。(中國臺灣網、云南省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