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與改革開放共成長 臺商投資大陸創業發展紀實

        時間:2008-11-27 19:44   來源:

          江蘇省昆山市的面積約占全國的萬分之一,卻因聚集了3200多家臺資企業,成為全球電子信息產業重鎮。2007年,全世界近四成的筆記本電腦、八分之一的數碼照相機產自昆山。 


          記者近日走訪粵、閩、蘇、滬、浙等臺商企業聚集地,真切感受到祖國大陸改革開放,同樣為臺灣同胞創造了大顯身手的舞臺;許多類似昆山的大陸城鎮,已成為臺資企業聚集、創業、壯大的熱土;與改革開放共成長的難忘經歷,讓許許多多臺灣同胞的心與祖國大陸貼得更近。 

         

          “不到大陸,臺商難以生存發展” 


          石碣,是廣東省東莞市的一個小鎮,擁有2萬多員工的臺達電子工業(東莞)有限公司就“藏”在這座小鎮里。1992年4月,臺商曾紀堅來這里考察,不到100天,就租廠房開工生產,之后,公司改最初的租賃廠房為購買土地使用權,長期投資經營。 


          “16年前,臺灣產業升級,勞動力和土地變得很金貴,企業生產難以為繼。當我在東莞看到這么豐富的勞動力和土地后,高興得跳起來,迫不及待地租廠招工?梢哉f,沒有大陸的改革開放,沒有大陸的生產要素,臺達電子不可能自1971年創立以來,實現年均38%的高速增長!蹦壳皳闻_達電子中國區副總裁的曾紀堅說。 


          從上世紀80年代臺商進入大陸以來,臺商在大陸迅速發展。據商務部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祖國大陸累計批準臺商投資項目7.68萬項,臺商實際投資472.2億美元,占大陸累計吸收境外投資總額的5.6%,在境外投資來源國家和地區中僅次于香港、日本、美國居第四位。 
          在臺資企業帶動之下,兩岸貿易快速增長。1979年,兩岸間接貿易總額不足8000萬美元,2007年達1244.8億美元,其中,大陸對臺灣出口234.6億美元,自臺灣進口1010億美元,大陸逆差775億美元。

         

          從“小舢板”到“航空母艦” 


          上世紀80年代初,福建、廣東沿海地區誕生了大陸第一批臺資企業。起步階段的臺資企業數量和規模較小,投資形式以合資和合作為主,不少帶有“投石問路”性質。1987年后,以臺灣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為突破口,臺商開始由暗轉明,數量逐漸增多,但產業類型基本上還是以制鞋、服裝、餐飲等低技術、低成本行業為主,以“臺灣接單、大陸生產、香港轉口、海外銷售”為模式。 


          與之相比,記者最近走訪的臺資企業已是“鳥槍換炮、今非昔比”。在上海,頂新國際集團副董事長魏應行告訴記者,1988年投資大陸前,頂新只是臺灣一家經營油脂的“小舢板”企業,名不見經傳。如今,頂新在大陸的累計投資已達30億美元,平均每天與高達8000萬人次的消費者有成交往來,預計今年營業收入可達430億元人民幣。

         

          大陸始終如一關心臺胞權益 


          實際上,近30年來,祖國大陸心系臺灣同胞、關心臺商投資權益的努力和熱忱始終如一。早在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就發表了《告臺灣同胞書》,呼吁海峽兩岸“相互之間完全應當發展貿易,互通有無,進行經濟交流”。1981年9月,葉劍英委員長在談話中明確提出“歡迎臺灣工商界人士回祖國大陸投資,興辦各種經濟事業,保證其合法權益和利潤”。長期中斷的兩岸經濟聯系開始解凍。 


          2007年10月15日,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代表大會的報告中再次強調:“十三億大陸同胞和兩千三百萬臺灣同胞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凡是對臺灣同胞有利的事情,凡是對維護臺海和平有利的事情,凡是對促進祖國和平統一有利的事情,我們都會盡最大努力做好。我們理解、信賴、關心臺灣同胞,將繼續實施和充實惠及廣大臺灣同胞的政策措施,依法保護臺灣同胞的正當權益,支持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經濟發展! 


          多年來,大陸對臺商實行“同等優先、適當放寬”的優惠政策,極大地促進了臺商在大陸的投資。 


          危機是“陣痛”未來更可期 


          2000年以來,以一些大型臺資集成電路和信息技術項目在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布局為標志,臺商在大陸投資的資金、技術密集程度越來越高,規模越來越大,臺資企業的集中性、關聯度和外向度不斷增強。近年來,相關臺資企業還加快了在大陸設立研發中心、投資或營銷總部的步伐。僅上海就已吸引22家臺資企業總部和11家臺資研發中心落戶。與之相配套,臺商不斷進軍大陸的銀行、保險、醫院等服務行業,發展方興未艾。 


          群益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證券、基金、期貨等業務的臺資金融機構,在公司首席代表刁維仁看來,臺商這一持續大規模投資大陸的熱潮,即便面對當前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也不會停止,因為改革開放30年,大陸的經濟發展迅速,未來更可期待。最近中央政府啟動的鐵路、機場等大規;A設施建設即是一個信號。 


          福建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林振平認為,30年的改革開放之路,既是臺灣同胞積極參與祖國大陸現代化建設、推動國家和民族富強的振興之路,也是海峽兩岸化解歷史是非、增強了解互信、構建共同認識、培育共同發展基礎、實現融合共生的合作之路,廣大臺商在其中已經并將繼續作出重大的歷史性貢獻。

        分享到:
        編輯:魏萌

        相關新聞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