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李繼賢(右二)和“飛虎隊”老戰友在湖南芷江的受降血字牌坊前合影。(資料圖)
中國臺灣網3月23日鹽城消息 他是當年聞名中外的“飛虎隊”飛行員,他是鹽城在臺灣的“游子”。70多年后,98歲的“飛虎隊”老兵李繼賢回鹽尋根!霸俨换貋,以后就沒有機會了……”然而,故鄉的記憶已模糊,他能找到回鄉的路嗎?
2011年3月20日,記者接到中國老兵網一位同行李艷秋的電話,說臺灣有一位“飛虎隊”老兵李繼賢是鹽城人,請記者幫老人在故鄉“尋根”。
李繼賢1913年出生于鹽城濱海。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后,他放棄學業投身抗日,報考了軍官學校。1943年,他放棄上尉軍階,成為成都空軍官校第16期學生。與以往直接前往美國受訓的學生不同,他先到印度學3個月飛行合格后,才到美國受訓。一年后,學成返國的李繼賢重新由少尉做起,被分到“飛虎隊”混合團5大隊26中隊。
李繼賢加入空軍的時候,日軍已經是強弩之末。1944年4月,他所在的中隊參加了當時聞名中外的“湘西會戰”,據統計,在這場會戰中,日軍死于空中攻擊的人數達到五萬多人。李繼賢則在這短短幾個月里,升空作戰52次,且次次立功而歸。他本人獲得美空軍頒贈的“航空勛章”和“優異飛行十字勛章”。
能回故鄉看看,是李繼賢老人如今最大的心愿。李艷秋是“關愛老兵”志愿者南京負責人。她告訴記者,李老的妻子目前身患重病,兒女在旁看護無法陪同老人回鄉尋親。老人不顧兒女的擔心,在臺灣飛虎隊協會會長的陪同下,執意從臺灣回鹽城老家尋根祭祖。
“有生之年我還想回去看看……”在李繼賢心中,故鄉鹽城是自己的“根”,是自己的“家”,那里有自己父母和祖輩的足跡與歸宿。6年前,他到大陸尋親,但卻無功而返。
70多年過去了,老人能提供的只有一個地址和一個姓名!敖K省濱?h黃海村”是老家地址,老人已不記得具體的鄉鎮名稱;“李輔民”是老人父親的名字,多年前,老人曾輾轉找到一位在鹽城的侄女,但聯系很少。
故鄉那個村子還在嗎?老家還有親人么?近鄉情怯,故鄉近了,老人心中愈加忐忑。在此,記者希望有關知情人,以及李繼賢老人的后人能和記者聯系,幫助老人找到回鄉的路。(中國臺灣網鹽城臺辦通訊員陳婷 顧善濟)
新聞鏈接:
“飛虎隊”全稱為“中國空軍美國志愿援華航空隊”,1941年7月來中國參與抗日,創始人是美國飛行教官陳納德!爸袊哲娒绹驹冈A航空隊”插翅飛虎隊徽和鯊魚頭形戰機名聞天下,其“飛虎隊”的綽號也家喻戶曉。1941年10月~1945年8月,飛虎隊支持中國抗戰成績斐然。共擊落、擊毀日機2600架,擊沉或重創223萬噸敵商船、44艘軍艦、13000艘100噸以下的內河船只,擊斃日軍667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