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晚報刊登了《“飛虎隊”臺灣老兵江蘇鹽城尋親》新聞,引起了許多讀者的關注,紛紛通過電話、短信表達希望“飛虎隊”老兵盡快找到親人的祝愿。同時,一些熱心市民主動提供尋親線索,幫忙確定老人故鄉地址。
李繼賢老人提供的線索是“濱海黃海村”,但在記者查閱的相關資料上,老人的籍貫是“江蘇阜寧”。由于老人當時還在臺灣,記者無法直接聯系,只得暫時心中存疑。23日上午9時許,原市政協副主席、市委統戰部部長薛維松的電話,為記者及時釋疑。
早上,薛老一看到晚報報道,就打來電話,關心老人尋親進展,“98歲的老人,從臺灣回鹽尋根,這是故土情思,……請一定要幫助李老完成心愿!
而在熱心市民提供的線索中,認為老人的老家“黃海村”應在如今濱海的“臨淮鄉”的說法占了大多數。薛維松曾擔任過濱?h委書記,對當地歷史頗為了解。他肯定了這一說法。薛老說,過去老鹽阜地區只有鹽城縣、阜寧縣兩個縣,阜寧縣包括現在的響水縣、濱?h、阜寧縣、射陽縣黃沙港鎮以北的地區。
薛維松說,1937年老人離家的時候,當地應該屬于阜寧縣。23日下午,當記者通過電話和已到杭州的李繼賢老人聯系上時,老人確定了這一說法。
“如果李老先生還記得龍尾這個地名,那么他說的黃海村應該就是臨淮的黃海村了!毖S松說,“臨淮鄉”是1975年之后存在的,之前該地區叫“龍尾”。
而在之前,記者已通過《濱海報》的同行陳其龍,在當地尋訪老人故鄉以及后人的情況。陳其龍告訴記者,濱海確實存在黃海村,就在薛老所說的“臨淮鄉”,不過2001年,臨淮鄉和淤尖鄉合并,變成濱海港鎮,近期已改名為濱海港經濟區。
在陳其龍的幫助下,記者聯系到濱海港經濟區的張利華書記。張書記極為熱情,他表示立刻幫忙聯系村里,確認村子是否就是老人故鄉,看看村里是否還有老人的后人。
23日傍晚,記者接到陳其龍的電話,說確認老人家鄉,并在村里找到了老人的后人。當記者通過電話告訴李繼賢老人這一消息時,老人也是極為高興。
陪同老人尋親的臺灣飛虎隊協會會長翟永華告訴記者,老人剛參加完“飛虎隊”戰友吳其軺“空軍墳”的揭碑儀式,將于3月25日回鹽城老家祭祖,尋訪親人。吳其軺是李繼賢所在的5大隊26中隊的中隊長,于去年病逝,浙江大學為吳其軺在當地陵園建設了一座“空軍墳”,昨天舉行了安送儀式。(陳婷 顧善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