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English

        訪臺灣澎湖科技大學博士胡俊杰:新漁業要有新思路

        2015年09月22日 07:07:00來源:東南網

          東南網9月21日訊(福建日報記者)除了捕魚,漁民還能做啥?捕魚是漁民傳統的生活方式,可捕魚的收入不太穩定,有時候滿載而歸,有時候卻少有收獲,而且還有生命危險。

          除了漁船、漁具,漁民還有啥?每次打魚歸來,只能聽從市場的變化,賺到的錢也終究有限。

          “這些問題擺在我們面前,實際上是要我們思考,當今漁業的新出路!痹诒緦脻O博會上,臺灣澎湖科技大學博士胡俊杰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他表示,在海洋資源日益枯竭的今天,發展漁業應該考慮一條新的出路

          胡俊杰講述了他與一位臺灣漁民的故事。這位漁民住在澎湖,曾以捕烏賊為生。烏賊,在臺灣被叫作“小拐”。

          “捕‘小拐’,豐收之時能賺上萬人民幣?瓷先ズ懿诲e,可是如果把‘小拐’放回海里,它能帶來更多的財富!焙〗芙忉屨f,澎湖有很多人喜歡夜釣,一條漁船可以裝30人,每人每次收100元人民幣,一次就是就是3000元人民幣,一天多來幾次,一條船就能幫漁民脫貧致富了。

          于是,這位漁民按胡俊杰的方式嘗試轉型。結果,人沒有以前勞累,每個月收入還頗為穩定,甚至比他捕“小拐”時多賺了幾倍。另外,由于游客抓“小拐”的技術遠不如漁民,一次最多只能抓一兩只,間接讓漁業資源得到了保護。

          “海里的生物不一定要用來捕撈食用,換一種方式也能得到想要的富足與快樂!焙〗苷J為,應當改變傳統漁業的發展模式,新漁業應該是在為漁民帶來財富的同時,又保護了海洋資源。

        [責任編輯:李瑞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于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系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86-10-53610172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