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手禮和文創產業
伴手禮,又稱為“手信”。是出門到外地時,為親友買的禮物,一般是當地的特產、紀念品等!鞍槭帧笔前槿怂褪侄Y,也就是古人“伴禮”的意思。到臺灣游玩,給親戚朋友們帶伴手禮,是一件令人有些“混亂”的差事。因為臺灣的小禮品太多了,質量好,價格公道,且花樣繁多,取舍之間,總是手忙腳亂,一不留神,就買了一大堆,免不了擔心上飛機行李會超重。
臺灣的文創產業很發達,一塊小點心,一件小工藝,都蘊含了商家的精巧用心。小點心鳳梨酥、茶葉牛軋糖、嘉義方塊酥、基隆綠豆糕,讓人不忍下箸;淡水鐵蛋、宜蘭鴨賞、日月潭茶葉蛋,都令人垂涎欲滴。不得不贊嘆臺灣人以小處著手及精細巧妙的人文氣質和品位,小到工藝品的制作和研發,大到服務領域的人性化和真誠親切,都讓人頷首稱贊。
在參訪中,我們前往苗栗縣的一個文創產業基地——華陶窯。說到底,就是一個山地農家,主人用28年的時間,潛心把自己的山地,改造成一花一詩句,一景一詩境的所在。他的家每一處都與中國傳統的詩詞有關系,或屈原或《三國演義》或晏殊,尋常的一個轉角,他巧妙燒制下幾句詩詞點綴,描述一番周邊的景致,便別有韻味。一段小橋,一簇樹林,幾塊石頭,都在主人詩一般的手中呈現出來,循自然而動,花草繽紛,美若桃花源。他的創意和詩情給參訪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說,好的東西,是需要時間醞釀的;耐得住寂寞,才能創造出奇跡啊。
恰好,我去臺前,正在采訪晉中市榆次區的生態莊園經濟,兩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就是建立高品位的休閑旅游觀光的農家樂,把農家打造成可以休閑和吃飯的去處。華陶窯有個特點就是吸引游客在山水中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和精深,主人的巧思加上多年的用功,才有呈現給游客的別種風情。華陶窯有自己燒制陶器的爐子,全手工的制作工藝,加上主人的巧妙心思,總能生產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陶產品。臨行前,主人送給每人一個陶杯,上面刻了每位客人的名字,用心之深,可謂讓人忘記都難的伴手禮。
專營臺灣的鹽業的臺鹽,創辦于1952年,屬于公營事業,2003年,臺鹽股票上市,完成民營化,除了深耕鹽業主業后,開始多元化經營。目前,臺鹽主營六大方面:鹽、水、清潔用品、化妝品、保健品和鹽雕。我們看到的不是白花花的鹽,是各種各樣的衍生產品,美容護膚,工藝品“顏如玉”。那些精美的鹽雕產品,“翠玉白菜”、“彌勒佛”、“金身觀音”等,讓觀者驚嘆。其實,再微利的企業,只要用心研發,總可以找到突破口,開創自己的輝煌前景。
記者手記:
臺灣對我們來說,是個神秘的所在。行走在臺北大學的校園,高大的椰子樹下,鮮花簇簇,一輛輛自行車擺放得整整齊齊;徜徉在臺北的街頭巷尾,鋪面林立,外表平常卻內容豐富,尋常巷陌都讓人流連忘返;夜晚,更美的景致在等著我,徹夜不打烊的商鋪比比皆是,人們在夜色繽紛中,三五成群地逛街、聊天、品嘗美味。樹影婆娑,霓虹璀璨,行人悠然,讓人不禁愛上這里。
到臺灣最歡喜的事情,莫過于能吃到新鮮的熱帶水果。滿大街的水果攤,有現削的水果塊,幾種放成一個盒子,依大小可以賣到600-900塊新臺幣。也可以自由去挑揀,紅的蓮霧、綠的楊桃、青的番石榴、黃色的木瓜、奇形怪狀的釋迦……真是讓人目不暇接,垂涎欲滴!在臺灣走了一路,便吃了一路,同行者一邊吃一邊遺憾,為何不讓帶新鮮水果出境,無法讓家人也一飽口福?
問一位去臺3年的大陸新娘,覺得在臺灣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答:“出門沒什么要操心的!钡拇_,臺灣治安狀況不錯,不必太擔心會丟東西,公共場合秩序井然,周到的服務讓游客沒有身在異鄉之感。在臺灣,我們真的沒有陌生感。(作者:王玉懷 周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