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位于忻州市五臺縣東北隅,位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成為“金五臺”,為文殊菩薩的道場。在海內外享有盛名。
五臺山是坐落于“華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景區總面積達283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058米。五座山峰(東臺望海峰、南臺錦繡峰、西臺掛月峰、北臺葉斗峰)環抱整片區域,猶如壘土之臺,故而得名。
五臺山是大陸唯一青廟(喇嘛的住所)黃廟(和尚的住所)交相輝映的佛教場所,漢滿蒙等民族在此和諧共處。
五臺山寺廟鑒于漢明帝時期,唐代因“文殊信仰”的繁盛,寺院多大360多座,有僧侶3000余人,F有寺廟128座,寺院47處,著名的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南山寺、黛螺頂、廣濟寺、萬佛閣等。
臺懷鎮是寺廟集中分布的地方,是五臺山佛事活動和經濟生活的中心。每年7月-8月,這里舉行盛大的旅游節慶——“五臺山佛教文化節”,屆時各方賓客和僧眾云集,舉行盛大的佛事活動,盛況空前。
五臺山是一個融自然鳳崗、古建藝術、歷史文物、佛教文化、民俗風情、避暑休閑為一體的旅游區。1982年,五臺山以“山西五臺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風情名勝區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