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海峽兩岸紅山玉文物瑰寶展在北京舉行

        2014年07月29日 11:51:05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網北京8月16日電(記者李凱)紅山玉韻——海峽兩岸紅山玉文物瑰寶展16日在北京中華民族藝術珍品館開幕。展覽展出了臺港澳及海外百余名收藏家精心收集的1368件泛紅山文化玉器,包括被稱為“中華第一龍”的C形龍。

          紅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東南部和遼寧西部地區,距今65
        00年至5000年,是中國北方地區著名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從8000多年前的興隆洼文化到4000多年前的夏家店下層文化統稱為“泛紅山文化”,各個文化類型均有玉雕制品,在紅山文化時期達到玉器制作和使用的頂峰。

          本次紅山玉展分三大主題:“天工開物”包括打制獵具及石制農漁用具、磨制非佩飾器;“幾何樂章”包括環璧形佩飾、玉耳玦、符節信物及隨身工具佩飾、管珠形佩飾;“生命禮贊”包括人形佩飾及非佩飾器、神獸異形佩飾、生肖動物佩飾、昆蟲花草及特化型佩飾等。展品豐富多樣,反映了這一歷史文化發展演變的漫長過程,是一部泛紅山文化玉器發展史。

          其中,距今6700年至5000年的C形龍,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最早、保存最好的龍形象,被稱為“中華第一龍”。該玉龍用整塊墨綠色軟玉雕刻而成,昂首仰頸、頭似豬首,體蜷曲呈“C”字形,因此得名。

          此外,觀眾還可以欣賞到興隆洼文化之玉耳玦,紅山文化之玉豬形龍、玉鷹、玉雙聯璧,以及8500年至5000年前的打制石刀等生產、生活用品。

          大陸的一些文物專家表示,這一展覽展出的紅山玉器“數量之多、種類之豐令人嘆為觀止”,“是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的盛事”。

          展覽負責人、臺灣大學地質研究所林云騰教授介紹說,這批紅山玉是在上世紀初至抗日戰爭時挖掘出土并流失海外的。臺北孫中山紀念館副館長曾一士聯合臺港澳和海外106位收藏家,把他們搜集的紅山古玉集中到一起,從2005年開始在大陸各地展出,并提供給專家研究。目前,展覽已在大陸各地舉行了19次。

          林云騰表示,希望展覽能讓觀眾領略紅山玉器的神韻,了解中華玉文化的根源和精髓所在。同時也希望通過展覽加深兩岸玉文化的交流。本次展覽將于9月18日結束。

        [責任編輯:宿靜]

        地方臺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系我們

        聯系電話:010-83998731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