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臺學者:文化議題邁關鍵一步 兩岸和平基石更牢固

        2014年07月29日 11:25:48  來源:東南網
        字號:    

          馬英九日前出席“文化興臺、和平發展”的活動時再次強調中華文化對當今臺灣發展與兩岸關系的重要性。與此同時,最近一段時期,大陸提出協商并簽署兩岸文化交流協議的議題,大力呼吁并積極推動。

          事實上,兩岸文化的制度性交流并非新議題,在1993年4月首次海協、;鶅蓵䲡劥枭虝h上,雙方便曾提議“文教與科技交流”;2008年12月底,“胡六點”中提到“弘揚中華文化,加強精神紐帶”。

          “文化”一詞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定義,其意涵在于 “文化是一套體系,涵蓋精神、物質、知識和情緒特征,使一個社會或社群得以自我認同”。

          以孔孟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華文化,除了“忠孝”已成為傳統社會的重要價值外,還以“仁”為中心去實踐道德思想,培養了人類的愛苗,不以仇恨的心態看待外在環境,因而社會就可以保持和平狀態。

          臺灣除了保持中華文化傳統之外,60多年來,更在臺灣經濟發展中充實了儒家的內涵,如過去“新儒家”所謂儒家文化圈所創造出來的經濟成果,讓“亞洲四小龍”成為世界所稱頌的活躍經濟區。在未來“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發展方向上,應先由民間著手,發掘中華文化的真正力量。

          尤有進者,在“胡六點”原文中,“文化交流、中華文化”一共出現9次,由此可以看出,對大陸而言,此階段除了經濟交流之外,文化交流應是大陸最主要的對臺政策思維與策略。去年9月大陸文化部部長蔡武訪臺時指出,兩岸經貿往來固然重要,但卻不能替代文化交流與思想溝通。去年12月陳云林在第6次“陳江會談”上再度明確提出,兩岸應該簽署文化交流協議的要求。

          國臺辦主任王毅更進而在今年1月的“第9屆兩岸關系研討會”上,倡議兩岸應盡快簽訂文化交流相關協議,以利建立制度化、機制化的兩岸文化交流。王毅的講話顯示,兩岸在文化上的制度性交流可達成如下目標:(一)共同傳承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二)共同塑造中華文化的時代形象;(三)共同建構兩岸民族和文化認同;(四)共同推進兩岸文化的交流與合作。

          如果兩岸能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到簽署文化交流協議邁出關鍵一步,那么兩岸和平的基石將更加牢固。(《海峽導報》 特約撰述人 潘錫堂 臺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

         更多特別推薦   新聞排行  地方快訊

        [責任編輯:石宏]

        相關內容

        地方臺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系我們

        聯系電話:010-83998731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