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首屆閩臺同名村交流大會:根索水,葉追日

        2014年07月29日 10:43: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根索水而入土,葉追日而上天!迸_灣知名學者余光中一席題詞,道出了兩岸同名村鎮跨海相會的深情厚誼。第六屆海峽論壇·首屆閩臺同宗同名村交流大會16日在位于福建泉州的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舉行。

          同根同名,同心同行。連日來,來自海峽兩岸40余個同名村鎮的300多名宗親代表,先后走訪了福建各地的同名村鎮,探親謁祖、修繕族譜、考察交流、聯誼互動。是日,他們匯聚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分享尋親續緣的收獲與心情。

          身著紅色T恤的臺灣宗親張慶宗在人群中十分顯眼,“感謝大陸朋友的幫忙,活了大半輩子,今天終于知道,我的祖先在哪里生活”。激動的他聲音有些顫抖,“晉江東石鎮的洪塘村就是我的故鄉!

          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楊毅周講述了兩岸同名村鎮的淵源。歷史上,臺灣和大陸兩地民眾互有遷移,先民到臺灣后,聚族而居,把自己在大陸祖籍地的府、縣、鎮、鄉、村地名、街巷名和宗祠名、寺廟名,乃至家鄉的山川名勝名稱,作為在臺灣新聚居地相應名稱,并沿用相同堂號,延用傳世輩字序列,以此銘記自己的根之所在。他認為,“兩岸同名村鎮既是反映大陸與臺灣歷史關系的紐帶,也是兩岸割舍不斷的親緣表現!

          近年來,兩岸多次舉辦姓氏族譜文化展和閩臺同宗同名村鎮對接聯誼活動,不僅喚起臺灣尤其是中南部民眾到福建祖籍地尋根的訴求,亦切實增進了與臺灣民眾的交往與感情。

          當天,來自臺灣的王金慶老先生今年已87歲高齡,他與18名兩岸同名村鎮代表向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捐贈了珍貴的譜牒文獻資料,其中臺灣宗親捐贈祖牒38套。

          海峽兩岸和諧文化交流協進會會長陸炳文也向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轉送兩份題詞,分別是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嘉義市市長黃敏惠的題詞“源遠流長”和臺灣著名學者余光中的題詞“根索水而入土,葉追日而上天”。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臺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系我們

        聯系電話:010-83998731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