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臺首批公費生60多年前赴大陸求學 壯志未酬

        2014年11月11日 14:22: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臺首批公費生60多年前赴大陸求學壯志未酬

          文史工作者鐘明宏新書《一九四六,被遺忘的臺籍青年》,記錄近百名公費生的故事。

          臺灣《聯合報》11月5日報道,臺灣地區史上第一批官派公費島外求學學生,1946年被派往大陸名校就讀,之后因兩岸風云變色,被迫留在大陸,壯志未酬。

          臺灣文史工作者鐘明宏本月出版新書《一九四六,被遺忘的臺籍青年》,記錄了這批近百名公費生的故事。

          1946年,當時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為了讓臺灣學生盡快接受高等教育、與大陸接軌,舉辦臺灣史上一場公費生考試,錄取92名學生到大陸的大學攻讀。政府提供他們學費與生活費,條件是返臺后必須到政府機關上班,讓兩岸“無縫接軌”。

          鐘明宏指出,臺灣剛光復時,具大學學歷的臺灣人只有300多人,更嚴重缺乏法政專業人才,當時的民國政府只能大量啟用外省人擔任官員。但官員與民眾語言不通,沖突不斷,為了提拔更多本地菁英協助治理臺灣,公費生計劃應運而生。

          這場公費生考試吸引500名考生,僅五分之一錄取,可謂“菁英中的菁英”,被送到北大、復旦等名校上學。他們是臺灣地區史上首批由政府特意栽培的知識分子,也是當年最優秀的臺籍青年人才,懷著雄心壯志來到大陸,沒想到三年后風云變色。

          1949年后,鐘明宏表示,約三分之一公費生留在大陸。他們和臺灣親人一別60年。

          鐘明宏花4年時間,在兩岸訪查近30位公費生的資料,并面訪其中十余位,發現他們雖經戰亂,并未放棄知識分子的理想與風骨。許多人當翻譯官、駐外記者、圖書館館長等,以各種方式默默推動兩岸文化交流。鐘明宏希望將這批公費生的故事拍成紀錄片。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臺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系我們

        聯系電話:010-83998731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