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馬關條約》兩甲子 臺學者指“日治”稱謂污蔑抗日先賢

        2015年04月15日 09:17:1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臺北4月14日電 (記者 劉舒凌 陳小愿)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張亞中14日在臺北指出,《馬關條約》簽訂120年后,臺灣一些人仍將“日據時期的殖民統治”稱“日治”,等同污蔑當年抗日先賢的犧牲奮斗。

          4月17日是《馬關條約》簽訂120周年。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兩岸暨區域統合中心、兩岸統合學會、中評智庫基金會14日舉辦圓桌論壇,邀集臺灣多位政治、文化學者共同反思這一歷史事件對兩岸及東亞的影響。

          張亞中指出,歷史容易被遺忘、選擇性記憶,史觀更容易被刻意翻轉。臺灣某些政黨與民眾看待《馬關條約》,與120年前的歷史情境有根本性差別。

          多年來,臺灣一些人為了政治意識形態、建構“臺獨史觀”,堅持援用日方所謂“日本統治時代的臺灣”這一稱呼。張亞中指出,事實是《馬關條約》簽訂當年就在臺灣開啟了一場戰斗地域廣、時間長、參與人數多、死傷嚴重的乙末反抗殖民戰爭,再加上日后長達21年的武裝抗日起義,共有數十萬臺灣民眾遭殺害。

          他說,今天臺灣再使用“日治”稱謂,等于認同日本統治的正當性。當年臺灣先民犧牲生命抵抗殖民統治也就成了“暴民”,這等同污蔑了當時抗日先賢們的犧牲奮斗。

          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主任王文隆在論壇上指出,甲午戰爭和《馬關條約》是推動孫中山投身革命事業的關鍵事件,他也一度在臺灣策劃革命。

          王文隆認為,孫中山對于該條約的態度,1930年經蔣介石加以匯整后提出,即中國國民黨的對策是要讓東亞回復到《馬關條約》簽署前的狀態。

          至于《馬關條約》對日本的影響,輔仁大學日文系教授暨日本研究中心主任何思慎指出,因取得臺澎、遼東及朝鮮半島,日本在簽訂該條約后與歐洲各國一樣步上殖民主義路徑,所謂“興亞”變調為侵略亞洲的溢美之辭,為日本后來侵略歷史埋下伏筆。(完)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臺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系我們

        聯系電話:010-83998731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