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臺灣學者捐贈范熙壬所藏古籍儀式武漢舉行(圖)

        2015年04月24日 07:41: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臺灣學者捐贈范熙壬所藏古籍儀式武漢舉行(圖)

          捐贈現場!〔苄穹濉z

          捐贈現場!〔苄穹濉z

          中新網武漢4月23日電(記者 曹旭峰)4月23日,臺灣學者范延中等人委托其外甥女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張昌年,將其祖范軾、其父范熙壬的詩文遺稿及兩部古籍善本捐贈給湖北省圖書館和湖北省博物館。

          范熙壬(1878—1938)祖籍湖北黃陂,系張之洞在兩湖書院的得意門生。在1897年的鄉試中,他與父親范軾同科中。翌年赴京,父親通過會試、殿試,得中進士,范熙壬落榜,但父子倆都參加了震驚中外的“公車上書”。戊戌變法失敗后,父子倆匆匆離京避禍,后范軾因在“兩宮西狩”時有所建言,得以重返北京任職,范熙壬隨父回京后也獲任內閣中書。1902年京師大學堂恢復招生,范熙壬以京官身份報考京師大學堂仕學館,隨即在初試和復試中均獲得第一名。

          范延中是臺灣知名學者與詩人,此次向湖北省圖書館捐贈的“明初閔建刻本”《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二函,每函六冊,金鑲玉裝幀,綾包角;“明嘉靖建寧府書坊刻本”《周易經傳》,二函四冊,金鑲玉裝幀,綾包角。向湖北省博物館捐贈的《蕻園稿存》、《敬勝閣稿存》、《蕻園老人書札》、《敬勝閣主人遺墨》等為范氏父子手書遺稿。

          湖北省圖書館館長湯旭巖表示,范熙壬曾參與“公車上書”,后追隨中山先生,與同盟會黃興、宋教仁過從甚密。翻譯過《資本論》,探求過立法救國。此次,范熙壬后人所捐范軾、范熙壬的詩文遺稿,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同時,捐贈的《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和《周易經傳》,代表了中國線裝古籍高超的裝幀技藝,體現了宋代大儒朱熹、程頤的學術思想,為今人了解中國古代哲學和唐代文學提供了良好的底本。(完)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臺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系我們

        聯系電話:010-83998731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