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廈門保生大帝“巡安” 兩岸 演繹閩南文化

        2015年05月25日 09:35:0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廈門5月24日電 (記者 陳悅)24日上午,來自兩岸的近50個表演方陣、上萬信眾匯聚廈門,共同參與廈門海滄滄江三都瑞青宮一年一度的保生大帝圣駕巡安文化節。

          始建于南宋乾道年間的滄江三都瑞青宮供奉著廈門唯一一尊黑臉保生大帝。在清朝年間,不少當地民眾飄洋過海到臺灣,隨之請去了瑞青宮保生大帝的香火,令瑞青宮成為不少臺灣保生大帝宮廟的祖廟。

          如今的每年農歷四月,瑞青宮都會舉辦保生大帝大型繞境巡安活動,也吸引眾多臺灣宮廟前來參與。今年的巡安活動,吸引金門的沙尾“萬安堂”、瓊林“保護廟”及小金門“保生大帝”廟、臺南七股里佳里“青龍宮”等廟宇組團參加,帶來電音三太子、八家將等臺灣特有的傳統民俗表演前來助陣。

          一位扮演“八家將”的臺南林姓信眾告訴記者,看到當日拍胸舞、大鼓涼傘、大搖人、驢子探親、踩高蹺等陣頭表演,感受到兩岸文化信仰“都是一樣的”,“非常親切”。

          誠如這位林姓信眾所言,瑞青宮聯系著兩岸民眾的感情。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臺灣一峰亭林氏族長林碧凰,率團三次來此祭拜先祖,同時朝拜瑞青宮,至今,在瑞青宮中,還留有他們所留下的“數典不忘”牌匾。

          在瑞青宮內,還留有一篇出自清代兩岸著名文人呂世宜之手的刻石碑記。祖籍金門,生長于廈門的呂世宜,曾在臺灣板橋林家任教二十年,被譽為臺灣金石學宗師和“圖書館之父”。這篇碑記,是他遺文中唯一一篇涉及保生慈濟文化的碑記。

          參加慶典的廈門市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陳耕告訴記者,瑞青宮所在的海滄古鎮,正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著名港口——月港的北岸,當時的瑞青宮就是作為駐扎軍隊的官祀廟。陳耕期待,能發揚瑞青宮的文化,兩岸聯手一起來推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振興。(完)

        [責任編輯:李典典]

        地方臺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系我們

        聯系電話:010-83998731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