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臺灣抗日將領李友邦之子:對日抗戰臺灣人沒有缺席

        2015年09月06日 09:41: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9月1日起,臺灣義勇隊隊長、著名臺灣抗日將領李友邦將軍位于浙江金華的辦公處舊址正式對外開放,張貼在墻壁上的臺灣義勇隊隊歌勾起了當地一些古稀老人的回憶,既當醫生又做對敵政治工作的臺灣義勇隊隊員曾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臺灣醫生”。 中新社發 奚金燕 攝

          中新社臺北9月4日電 (記者 石龍洪 邢利宇)臺灣抗日將領李友邦將軍之子李力群4日在臺北表示,對日抗戰,臺灣人沒有缺席。

          當日,“烽火俠侶——李友邦將軍與嚴秀峰女士抗日史料展”在臺北開展。李力群在展覽開幕式上致辭。

          1906年生于蘆洲老宅的李友邦,自幼懷有強烈的民族感情,早在少年時代就反抗日本人欺壓及不平等待遇。1924年,尚處學生時代的他與同學襲擊日本警察派出所后,為躲避追緝,背井離鄉前往廣州,隨后加入黃埔軍校二期就讀。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后,已從黃埔軍校畢業的李友邦提出“保衛祖國,收復臺灣”,并籌組由臺灣人組成的抗日武裝臺灣義勇隊與臺灣少年團,在大陸進行抗日。

          李友邦夫人嚴秀峰在早年起參與學運,反抗日本侵華,17歲那年加入對日抗戰行列。東洲保衛戰中,嚴秀峰在敵軍漫天炮火下傳達軍情,協助國軍收復了東洲島。1941年李、嚴二人結為夫婦。這對“烽火俠侶”繼續宣傳教育,開展戰地醫療、生產報國,攜手抗日。

          “我的雙親是永不妥協的戰士、是鶼鰈情深的烽火伴侶”,李力群說。

          李力群還指出,1895年至1945年整整50年,臺灣是日本殖民地,臺灣人民是二等公民。雖然日本人虐殺無數臺灣抗日志士,但無論是武裝抗日或是民族性的文化捍衛,臺灣對日抗戰活動前赴后繼,從未停歇。

          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在展覽開幕典禮致辭時表示,從1895年日軍在澳底登陸開始,臺灣人民反侵略、反殖民的武裝抗日行動長達20年。沒有抗戰勝利,就沒有臺灣光復。

          馬英九說,談到臺灣人民參與抗戰,就一定會提到“李友邦將軍伉儷”。臺灣義勇隊、醫療團是當時臺灣規模最大、態度最積極的抗日戰士。今天要再次肯定李友邦、嚴秀峰對臺灣的貢獻,這已成為歷史上不可抹滅的一頁。(完)

        [責任編輯:李瑞艷]

        地方臺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系我們

        聯系電話:010-83998731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