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兩岸逾百作家進行“文學對話” 探新媒體環境下的文學變革

        2015年11月13日 08:11: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南京11月12日電(盛捷)“2015兩岸文學對話”11月12日在南京舉行,來自兩岸四地逾百名作家對“新媒體環境下的文學變革”等話題進行對話。

          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閻晶明表示,我們的文學仍表現活躍的態勢,作家隊伍不斷擴大,在中國,文學并未向人們擔心的那樣文學創作關注度降低,甚至消亡,反而網絡為文學增添了翅膀。

          隨著數字數碼化、書籍圖像化、閱讀網絡化等的發展,文學、文藝乃至社會文化都面臨發生著重大變革。

          當天,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范小青做了名為“新媒體環境下的文學變革”的主題發言,兩岸作家也對此進行了交流。

          “對于‘新媒體環境下的文學變革’的認識和反思,最終還要著眼于文學本身,作家始終所要堅持的應該是文學的獨立和獨創”,范小青認為,新媒體環境可以給文學的新生帶來了機遇與活力,同時也因為網絡文學的開放性和低門檻,也帶來了文學性的弱化,創作內容的雷同、復制等創作上諸多問題。

          無獨有偶,來自臺灣的作家周昭翡也同樣認為,新媒體的環境對于文學來說是雙面刃。

          來自臺灣的資深作家陳素芳回憶,在臺灣,曾經的副刊都有長篇小說的連載,現在已經很少,網絡讓人與人的距離縮短,宅文學也應運而生。但只要作品好,同時,再跟進時代的特色還是可以勝出的。

          兩岸四地的作家共同認為在新媒體環境下,特色強,知名高,讀者有信任感才能勝出,文學最終還要著眼于文學本身,作家始終要堅持應該是文學的獨立和獨創。

          據了解,“兩岸文學對話”已經舉辦了兩屆,邀請了來自兩岸四地的知名作家以“新媒體環境下的文學變革”和“文學寫作與民族記憶”為主題展開對話,探討文學發展,傳承民族記憶,共商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如何發揮文學的作用,活動將持續到15日。(完)

        [責任編輯:馬一娜]

        地方臺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系我們

        聯系電話:010-83998731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