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9月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海峽兩岸(泉州)農產品采購訂貨會進入第10年,今年9月17日至19日在福建南安舉辦。兩岸“農訂會”組委會日前透露,臺灣特色館的400個展位已全部招滿,突顯了臺商臺農的參展踴躍,在活動中也會繼續深究如何深化兩岸農業合作、互聯網農業與“一帶一路”等農產新趨勢。
根據組委會統計,自2008年農訂會舉辦至今,已累計簽訂購銷合約、合作意向1942份、成交額達136.52億元人民幣,對臺輻射范圍已超過500家企業團體,合作領域從農漁產品展銷到深化加工合作和臺雜品貿易;展銷范圍也從農漁產品擴至農業科技、電子商務等。
這次兩岸農訂會,臺灣農會、臺灣漁會、臺灣農業合作社聯合社等多家機構參與主辦,今年設置包含臺灣特色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港澳地區館、“新農人、新農民、新農商”等6個主題展區,參展范圍包括糧油、農特產品、水果、水產品、食品、農產品加工機械、以及農電商。
由于大陸互聯網發展,“互聯網+農業”概念不斷被強調。據大陸主辦方指出,在“新農人、新農民、新農商”主題館里設置了50個展位,可與多個地方農業電商微平臺合作,同時設立展示專區,透過“實物+在線”表現互聯網農業電子商務的趨勢。
此外,展會期間也將舉辦第四屆海峽兩岸互聯網農業電商峰會,圍繞兩岸農業、“互聯網+”與“一帶一路”等主題展開研討,并將臺灣優秀、特色的文創產品進行推廣,為兩岸農業創客提供全新的對接方向。
南安市副市長余梁表示,農訂會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和泉州的“海絲先行區”建設,希望透過展示兩岸農產品生產、加工、管理、銷售,著力擴大兩岸經貿合作交流,實現互惠互利、合作雙贏。
[責任編輯: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