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中國臺灣網

        國際輿論:強行挑起貿易戰,最受傷的是美國自己

        來源:人民日報

        2017年08月23日 13:28:00A

          8月18日,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發表聲明稱,將根據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在涉及技術轉讓、知識產權和創新等領域對中國正式啟動貿易調查。

          美方無視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依據國內法對中國發起貿易調查,對外發出破壞性信號,引發國外媒體高度關注,包括美國產業界在內的國際輿論對此普遍表示擔憂。

          “對中國展開貿易調查,是借保護知識產權之名,行貿易保護之實”

          “301條款”賦予美國總統單方面實施關稅或其他貿易限制的權力,強調保護本國產業免受其他國家“不合理或不公正貿易做法”的損害。美國總統特朗普14日簽署行政備忘錄,授權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審查所謂的“中國貿易行為”,包括中國在技術轉讓等知識產權領域的做法。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曾頻繁對貿易伙伴發起“301調查”。自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以來,“301條款”其實已漸漸被棄用。

          新加坡《聯合早報》8月17日刊發的社論《貿易糾紛不應淪為政治工具》指出,國際貿易應秉承自由和公平的原則,不應與地緣政治、人權等議題掛鉤,更不能淪為一個國家打擊另一個國家的政治工具。

          《聯合早報》21日在另一篇社論《中美打貿易戰沒有贏家》中指出,特朗普決意對中國展開貿易調查,是借保護知識產權之名,行貿易保護之實。

          本月早些時候,美國“石英”財經網站指出,特朗普只不過是利用美中貿易作為雙方討價還價的籌碼,但這種做法很可能引來一場貿易戰。

          路透社在《經濟民粹主義依然在白宮徘徊》一文中認為,盡管擁護貿易保護主義的特朗普高級顧問、白宮首席戰略師班農已經離職,但其他反對自由貿易的人士還將繼續影響美國政府,經濟民粹主義的威脅依然存在。

          英國《金融時報》則指出,動用“301條款”極具挑釁性,這更像是使用大棒一樣的貿易工具打擊中國。美國的行為方式實際上集法官、陪審員和執法人員等角色于一身,對它所認定的問題進行處理。動用如此強硬的武器可能帶來全面貿易戰爆發的風險。

        責任編輯:葛新燕

        分享到:

        相關推薦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