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中國臺灣網

        一名老兵和一座展館

        來源:人民日報

        2018年07月31日 14:52:00A

          手機響了,徐文濤收到一條短信。

          “您真正起到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退休后仍作奉獻,為我們樹立了榜樣!”發短信的是一名老黨員。13年來,這樣的短信徐文濤收到過很多。

          今年67歲的原沈陽軍區后勤史館館長徐文濤,曾是軍區聯勤部師級干部。2004年從領導崗位退下來后,他一手籌建后勤史館,自2006年開館以來講解1500余場次。

          以史育人,徐文濤以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感、使命感,感動影響著遼沈大地千千萬萬黨員群眾。

          篳路藍縷,籌建史館

          一座軍史館就是一所學校,一件文物就是一個故事,一個人物就是一本書

          2004年,原聯勤部機關食堂3500平方米場地的鑰匙,交到了徐文濤手里。

          當年11月,徐文濤主動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接受建館任務。別人說他傻,可徐文濤不以為然:“黨和軍隊不是一步走到今天的,丟掉歷史,就丟掉了魂。建史館,我覺得值!”

          從零開始,徐文濤白天走訪老干部、調查研究、搜集文物,夜間讀書思考、撰寫布展大綱。一個人既當館長又當編輯,既是設計師、工程師,又是文物征集員。

          2006年,一則“老漢有樁心事,給歷史文物找個家”的消息吸引了正在籌館的徐文濤。消息說,一名退休工人的父親在1945年冒著生命危險,為我黨存放5斤彈藥。彈藥取走時留下的11張收條,60多年沒扔。徐文濤當即找到對方聯系方式,比全省14個檔案館早一天拿到了收條。

          他曾為查證1945年我軍接收日軍532倉庫的準確位置詢問了幾百人,跑了50多家軍內外展館。一段短短四五十字的內容,背后可能是幾十萬字的文獻積累……

          在徐文濤努力下,僅用一年半時間,就擁有2個綜合展廳、6個專業展館、近1000件文物、2000余張照片、5萬余字講解詞的沈陽軍區后勤史館,就呈現在人們面前。徐文濤如燕子銜泥般,壘起自東北人民自治軍總后勤部成立以來60余年的風雨歷程,從軍隊后勤保障的角度,展示了整個東北地區黨政軍民團結奮斗、解放東北,以及和平時期戰勝各種自然災害、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艱苦歷程和輝煌業績。

          “一座軍史館就是一所學校,一件文物就是一個故事,一個人物就是一本書!毙煳臐f。

          用心講史,感染觀眾

          感動一個人,就能感動一個家庭;講好紅色故事,才能入腦入心

          “林羅劉:廿日十五時電悉。你們可以位于錦州、打虎山、營口等地之五個縱隊于廿三日出發,取捷徑夜行曉宿蔭蔽迅速行進……”7月2日上午,沈陽和平區126中學數十名黨員教師到史館組織黨日活動。像往常一樣,講到解放戰爭,徐文濤總要用力地、深情地背誦一段毛主席指揮平津戰役時的電報。

          他的嗓音有些沙啞,音調也不如往常那般慷慨激昂、鏗鏘有力。細心的126中學黨總支書記陳玉娟發現,徐文濤的衣服底下藏著一個尿袋。

          “七一”前后,來參觀的人數激增。徐文濤因勞累突發前列腺炎,多次發生尿潴留,需要住院治療。曾經擔任沈陽軍區202醫院副院長的徐文濤,當然知道休息對于治療突發性尿潴留的重要性,可他對提前約好的講解從不缺席,更舍不得讓后勤史館在“七一”前后這一時期休館。于是他就帶著尿袋,忍著劇痛講解。

          史館入口處有一本記錄參觀人員的筆記,自2006年8月開館以來,從上百人團體到單人游客,徐文濤“零拒絕”。平均每場2個多小時的講解,聽者站得腰酸背痛,徐文濤始終精神飽滿。有老同事勸他:“這么大年紀了,領導來你親自講講,一般參觀者來就讓別人講吧!毙煳臐齾s說:“感動一個人,就能感動一個家庭;感動一個領導,就能感動一個單位!”

          退役上校高建明受徐文濤感染,義務來史館做副館長,曾任沈陽軍區司令部情報處長的他,對徐文濤的講解心生嘆服:“歷史故事很多人都能講出來,但真正像老徐那樣講得入腦入心,讓人熱淚盈眶,確實不容易!

          針對不同人群,徐文濤每次都進行再創作,調整講解內容、角度!白屒嗌倌陮W生一跨進史館,就更珍惜幸福生活、決心報效祖國;讓戰士一跨進史館,就立志愛崗敬業、獻身國防;讓老同志一跨進史館,就能重燃青春激情!毙煳臐f。

          13年堅守,示范帶動

          知史才能愛黨愛國,信仰不能缺失,紅色基因要代代相傳

          “我們的紅色基因要代代相傳。知史才能愛黨,知史才能愛國!边@是徐文濤一直堅守、堅持的信念。

          2015年,因為軍隊體制改革,原沈陽軍區聯勤部撤銷,后勤史館沒了編制,也沒了經費保障,只有徐文濤每天都在。13年來,后勤史館先后獲得遼寧省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等多項榮譽。前不久,沈陽市和平區委為后勤史館掛牌“紅色基因講習所”,計劃組織全區4萬名黨員干部參觀,接受教育。

          “6月26日掛牌當天,區委常委都來這里上了一堂黨課。順勢而為,盡力而為,擔當敢為,徐館長就是我們黨員身邊的榜樣!焙推絽^委組織部部長趙中軍說,“現實是平面的,歷史是立體的,觸動心靈的感動能記住一輩子!

          在徐文濤看來,最大的財富就是無數參觀者的感動!昂笄谑佛^給了我們一個平臺,讓孩子們明白英雄從未褪色,英雄就在身邊!眳⒂^者王清清和上四年級的兒子一起參觀史館,兒子從此就樹立了自己崇拜的偶像,還自己整理寫出了《我心目中的英雄徐文濤爺爺》。

          “傳承紅色基因是興黨之本、興國之要!毙煳臐J為,人們從來不缺少對紅色歷史的興趣,只是不少講解者缺乏紅色基因的魅力,“紅色展館要有紅色后人,F在許多講解教育把大道理講成空道理,實道理講成虛道理;我要把大道理講成實道理,把實道理講進群眾心坎里!

          徐文濤的家國情懷感染了一批志愿者,從小學生到退休干部,他們義務加入到建設、宣傳史館的隊伍。盛海英是一位“00后”孩子的媽媽,為了孩子的教育加入志愿者隊伍,“如果我們的孩子毫無國防意識、毫無危機意識、毫無英雄意識,將來何以保家衛國?”如今,后勤史館的紅色志愿者已超過500人,網上相關文章點擊量過萬。

          “我幾乎放棄了所有周末和節假日,但我是快樂的。我想用畢生之力,激活更多人的信仰,點燃更多人心底的火種,一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添磚加瓦!毙煳臐f,“我更在乎其中的人生價值!

          《 人民日報 》( 2018年07月31日 06 版)

        責任編輯:張曉靜

        分享到:

        相關推薦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