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集體吃空餉”只因“無班可上”?

        時間:2012-05-28 10:22   來源:

          日前,有群眾反映,山東濟寧任城區的部分單位存在“在編不在崗”現象。其中,任城區農業局下屬的種子公司在職37人,從2007年起,多數職工已不上班。而從2006年起,該公司未參加年檢已被吊銷。業務經理稱公司屬改制企業,每月財政局撥款,員工都在家干第二職業。(5月27日《西安晚報》)

          相對于有班不上、有職不履,暗地里冒領財政工資,任城區農業局下屬種子公司 “集體空餉”的冠冕堂皇,就顯得詭譎了許多。按照很多職工的邏輯:“不是不想上班,是無班可上!

          種子公司改制為企業,理論上應該是獨立經營的法人主體,與原有的職工應該成為聘用關系。事實上,任城區種子公司轉事為企之時,除銷了事業單位的“戶口”之外,既沒有停止人員的財政供養,也沒有讓職工買斷身份。只要五六個就能干的事,堆積著37人,人浮于事,出現“集體空餉”,并不是什么怪事。

          2000年以后,政府對事業單位改革逐步提上議事日程,并制定了明確的原則:對承擔行政職能的,逐步將其行政職能劃歸行政機構或轉為行政機構;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逐步將其轉為企業;對從事公益服務的,繼續將其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強化其公益屬性。很明顯,任城區種子公司轉事為企的做法,有違事業單位改革的基本原則,并未觸及實質。

          “集體空餉”是事業單位改革的一個標本。事業單位改革不是難在制度的設計,也不是難在職能的轉變,而是難在了人員既得利益的調整。推進事業單位改革,一方面要徹底根治人員“終身制”的歷史痼疾;另一方面也要健全“事改企”職工社會保障有序對接等統一規范性的制度設計,從操作層面上增強地方實施的規范性,避免因改革不徹底帶來新的社會不公平。 (文/木須蟲 圖/美堂)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