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記取歷史教訓 臺灣要厚植永續發展動力

        2012年04月10日 09:44: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目前島內油價已經回歸浮動機制,加上電價調漲在即,臺灣物價蠢動,民眾在抱怨之余,又開始想方設法節約能源,仿佛2008下半年國際油價飆高至147美元時的場景重現。對此臺灣《工商時報》10日發表社論說,相對當時馬當局新手上路,朝令夕改,這一次臺灣執政當局似乎下定決心,要民眾認清原物料匱乏的事實,吞下油電雙漲的陣痛,以換取臺灣“脫胎換骨”的未來。我們欣見臺當局終于展現魄力,也期待民間發揮自省力,雙管齊下厚植臺灣社會永續發展的實力。  

          回顧新世紀的油價走勢,2004年中之前多在每桶40美元之下盤旋,其后隨著中國大陸、印度、俄羅斯、巴西等新興市場興起,以及商品炒作勃發,油價逐年攀高,一路沖到2008年中的147美元高峰。彼時多國政府和地區紛紛祭出撙節措施,還希望導引產業調整發展方向;民間也三句不離環保,汽車共乘與自行車代步乃蔚為風潮。  

          社論說,倘若當時執政者能以一貫之,化能源危機為轉型契機,今日油價漲風再度襲來,就算沖擊難免,痛苦指數或不復2008年時急劇飆升。遺憾的是,2008年9月雷曼兄弟倒閉,全球陷入金融風暴,油價在2008年底陡落至40美元之下,所有人又將產業轉型、節能救地球之事拋諸腦后。不多時,眾多自行車店如蛋塔效應般泡沫化,亞洲與新興國家和地區經濟領先復蘇后,汽車重振雄風,雙B車熱賣更甚以往。  

          即使油價在2009年首季低檔震蕩后旋即反彈,并在2011上半年與2012年初兩度漲破110美元,但此段期間,庶民經濟當道,緩漲或凍漲成為安撫民心的重要手段,卻也埋下今日油電“不漲則已,一漲驚人”的引線。  

          誠然,民眾是健忘的,在70年代能源危機時期,通膨率動輒二位數,開慣大車的美國人就曾短暫擁抱兩輪自行車車。但事過境遷,美國迄今仍是汽車超級市場,更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對于多數國家和地區而言,經濟利益與生活便利,也終究置于環保節能之上。  

          社論說,臺灣畢竟不是美國。美國以其地大物博與政經強權的絕對優勢,可以長年拒絕簽署《京都議定書》;臺灣地窄人稠、原物料資源相對缺乏,本無享受低廉油水電價的條件,多年來卻為了產業發展與選票考量,堅持油電水維持最低而扭曲市場機制。影響所及,產業慣于仰賴臺當局的補貼與優惠,因而放慢了自我提升的速度;民眾視扭曲的油水電價為理所當然,因而輕忽了節能環保的重要;公用事業配合政策,不必為盈虧負責,因而延宕經營績效的改善。這也就形成了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所謂“大家都被寵壞了”的現狀。  

          社論分析,要讓“被寵壞”的民間企業、蕓蕓眾生、公共事業共體時艱,進而徹悟蛻變,必然要經歷“矯枉過正”的洗禮與沖擊,一如馬英九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直言,臺灣要想真正脫胎換骨,就必須要忍受陣痛。  

          民眾與企業可以短視,吵鬧要糖吃,有遠見的當局卻不能無視“寅吃卯糧,透支未來”的發展危機,F在,臺當局已展現決心,立意改革油電機制,就要貫徹到底,切忌重蹈2008年朝令夕改的覆轍;陳沖行政團隊也要忍得住罵名,不能因為有人諷刺“安心內閣”未安民心先擾民,“富民經濟”未富民先「負」民,就輕易放棄堅持。  

          社論還說,當代人很難想像上個世紀兩次能源危機通貨膨脹高漲的痛苦,即便目前百物蠢動,今年島內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仍可望控制在2%以內。然而,正因為過去20年,多數世人未曾親歷高通膨之苦,面對今日大陸等新興市場消費力爆發,低通膨時代可能告終,若不適度讓民眾對通膨“有感”,若不敦促公營與民間企業應變轉型,等煮蛙溫水變滾燙,朝野再想掙扎跳脫,為時已晚。  

          社論分析,相比2008~2009年時的嚴峻,所幸今年島內外經濟情勢已和緩許多。美國聯準會(Fed)表明暫不推動第三次量化寬松(QE3),雖令全球股市失望,卻也降低更多熱錢流竄賈禍的機會,亞洲央行在雙利政策上可望有較大的揮灑空間。在此同時,越來越多企業主也體認到薪資水準若不提升,將難以留住人才協助產業轉型。換言之,臺灣執政當局若能因勢利導,推動結構性改革的阻力也將小于全球金融風暴的當時。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杰]

        海峽時評
        深度幕后
        七日視點
        視頻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