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新春佳節的禮物:來自臺灣的賀年請安帖

        2013年02月08日 10:40: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60年前從臺灣寄到西安的賀年貼


          筆者珍藏多封一個甲子前來自臺灣叫德彰的游子給西安父母的賀年請安帖。這些家信及賀年帖最早一封寫自1942年的2月17日、農歷大年初三,那時他剛結婚,和妻子初華一起向父母親叩賀新年。第二封家信及賀年帖寫自1943年的2月7日、農歷大年初三,此時他們已有一個叫蓉的孩子,德彰偕妻率子向父母賀年并致百拜之禮。第三封家書及賀年帖寫自1948年2月6日、農歷臘月二十七日,此時,他們已有了第二個孩子叫立。

          逢年過節,游子倍思親。德彰在每封信中均首先告罪——因公司公務及家務繁忙,叩別父母后很少寫信問安。接著向父母介紹臺灣當時的形勢和風物,以及自己家庭、工作、學習的情況,表達思念父母之情。特別是第三封信中他提及父親要過六十大壽,自己因不能當面祝壽而懊惱,只好在傳統春節來臨之際寫信問安,并送上美好的祝愿,祝父母“福壽無疆”。

          這些賀年請安帖均用紅色紙張毛筆寫就,烘托出節日喜慶熱烈之情,字體雋秀挺拔,傳統的祝福話語寄托了游子對父母的無限思念之情。向父母親行三叩、百叩、百拜之禮,子女給父母拜年,是中華民族傳統禮儀文化的延續,在兩岸間一脈相承。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現在人們可以輕松打個電話、發個短信表示節日的祝賀。此時,一個甲子前來自臺灣的賀年帖更顯珍貴。新春佳節在即,子女們快給父母說句祝福的話吧。ㄖx總喆文/圖)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后
        七日視點
        視頻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