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English

        臺媒:不要讓疾病名稱成為歧視與仇恨的源頭

        2020年03月16日 10:5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3日宣布,臺灣出現遭美國人感染的本土新冠肺炎首例。如同日前的澳大利亞音樂家等,其實臺灣已經出現多起無武漢接觸史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臺灣“中時電子報”發表快評指出,此外,海外有多個研究指出,目前全球大爆發的新冠病毒,按基因序列,可能有不同的來源,武漢或許只是可能之一,如大陸抗疫專家鐘南山就曾表示,“新冠疫情始發于中國(大陸),但是病毒的來源不一定是中國(大陸)”。日本媒體也指出,美國流感已造成一萬四千多人死亡,其中恐怕有不少人是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者。意思是,美國的新冠肺炎可能比中國大陸更早出現。那么稱呼為“武漢肺炎”合適嗎?

          其實,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在2月11日將此次疫情正式命名為COVID-19,隨后各國政府及媒體紛紛改用COVID-19或新冠肺炎稱呼這次疫情。然而,民進黨當局至今仍堅持使用“武漢肺炎”一詞,以致島內部分媒體也持續如此稱呼。臺灣“疫情指揮中心”的說法是,這樣比較便于和民眾溝通。指揮官陳時中也稱,不叫“武漢肺炎”,難道要叫“中國肺炎”嗎?老實說,這個回應不但不夠厚道,而且有失專業。

          快評指出,不知陳時中是不是不知道包括WHO、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和糧農組織等的三個聯合國組織,在2015年已正式確立避免歧視的疾病命名五不原則,也就是說,新發現的疾病名稱應避免使用:地方名字;人名;特定類別的動物或食物的名字;跟文化、人口、產業或職業有關(如退伍軍人癥);會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如不明、致命)。

          快評強調,疫情持續延燒,不論叫什么名字,大家都會高度關注,應該不致于有無法跟民眾溝通的問題!WHO“正名”新冠疫情已超過1個月了,民進黨當局快點從善如流吧,不要讓疾病名稱成為歧視與仇恨的源頭。(中國臺灣網 張亞靜)

        [責任編輯:張亞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于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系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86-10-53610172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