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臺灣提高門檻防堵“假農民”要過哪幾關

        2014年01月07日 08:26: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年滿65歲、參加農保滿6個月以上的農民,每月可領7000元的老農津貼。(圖片轉自臺灣媒體)

          在臺灣早期的影視作品里,從鄉村走出的青年,靠勤奮刻苦在都會城市打拼出一片天的故事,是常見的勵志情節。特別是在南臺灣,氣候炎熱,農田耕作始終不是輕松的營生?山陙,事情似乎發生了變化。本來隨著臺灣經濟的轉型,農民人數是在逐年減少的,可統計顯示,近年新增加的農民人數,居然有90萬。爭著當農民,成為臺灣的一種社會現象。

          近日,臺“監察院”調查報告指出,新增的農民不少是“假農民”,而且“假農民”人數竟然是真農民的近3倍。為了有效打假,1月8日,臺“立法院”將初審“老年農民福利津貼(簡稱老農津貼)暫行條例”修正草案,意在修法防堵“假農民”。

          買地投資,哪管無路可到

          臺灣有專門針對農民發放的老農津貼,自1995年開始發放后,多次修法調高發放金額。臺“農委會”2013年的預算近1200億元(新臺幣,下同),老農津貼、休耕補助等支出,就占到了總預算的七成五。要領老農津貼也簡單,依照現行“老農津貼暫行條例”規定,只要年滿65歲、參加農保滿6個月以上的農民,都可以請領每月7000元的老農津貼。

          既然是農民,自然要有土地吧。取得農保資格,門檻也只有一個條件——有0.1公頃農地。因為不少人想要取得農保資格,按月領取老農津貼,竟然催生了“農保地”中介這一新行當。特別是在中南部,“出售農保地”廣告張掛在路邊,中介買低賣高賺差價,也滿足購地者取得農保資格的需求。

          “監察委員”沈美真在南部調查發現,一名女農民登記在山坡地種稻,她通知勞保局查核現場,結果是一片檳榔和番石榴園,一根稻也沒有!伴T檻低,農會實地審核比率又不到7%,買到地的就成了農民!

          還有一種地,根本沒辦法耕種。新北市的蔡先生明年退休后想在雙溪買塊廢耕農地自力“耕”生,但區位稍佳的農地一坪(一坪約合3.3平方米)數萬元。于是,找到“農保地”中介,中介建議他買無路可到的“農保地”。理由是,不但價錢便宜,重點是“沒辦法耕種”。蔡先生實地去看,發現確實無路可走,車子根本到不了。翻地圖才知道,農地遠在山腳下,兩公頃多分割成20多筆,每筆都0.1公頃,多數已賣出。中介業者陳先生說,“賣買雙方都不知土地在哪里”,“反正就是買下來放著,拿權狀去保農保,領到老農津貼,4年就回本,活越久領越多,是退休后的好投資!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后
        七日視點
        視頻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