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臺積電登陸設廠為何慢了一年?

        2015年12月15日 08:49: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臺灣晶圓半導體代工龍頭臺積電日前向臺當局提出申請,將赴大陸南京市設立12吋晶圓廠,初步投資額30億美元。這一步有亡羊補牢的意味,因為早在一年前,臺積電最大的競爭對手韓國三星已經在西安投資了300億美元。商場如戰場,最講兵貴神速,臺積電為何姍姍來遲?

          時間已晚 不得不去

          島內討論臺積電登陸設廠,很容易用到兩個負面詞匯,“產業出走”和“技術外流”。

          半導體產業是臺灣第一主力產業,占島內產業生產總值12.16%、出口總值的23.36%,其地位之重要自不待言。而臺積電的晶圓技術獨步全球,其代工的蘋果手機續航能力據稱遠超三星代工,成了近日被熱炒的話題。

          在藍綠“愛臺灣”的政治比賽中,不僅綠營反對產業出走,國民黨當局也強調產業和技術“根留臺灣”。所以,臺當局過去在處理半導體企業赴大陸投資案時態度保守,寧可錯殺不愿錯放,有媒體稱之為“科技戒嚴”。

          臺灣的半導體大企業奇美、友達當年都曾想去大陸,但當局設下重重關卡,不準前往。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臺積電投資大陸腳步審慎,除了2002年在上海投資外,鮮有動作。

          2014年6月,大陸推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規劃到2020年時40%的半導體核心基礎零組件必須由本土生產;到2025年,自產晶片比率則要達到70%。這項計劃的推出,吸引英特爾、三星、高通等國際大廠紛紛到大陸投資。

          相比這些競爭對手,臺積電的動作慢了整整一拍。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日前表示,即使現在去也已經晚三星一年,但再不登陸,未來恐將毫無競爭力,實在是時間已晚,不得不去。

          臺灣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表示,臺積電是為配合臺當局政策而較晚赴大陸投資的“模范”企業,不過為了本身生存、發展和適應全球化的必要,到大陸投資是必然趨勢。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后
        七日視點
        視頻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