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東坡在往臺灣的路上

        2012年11月16日 08:13: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蘇東坡像》(中國畫)王 震作

          “文章自古說三蘇”。于今,關于“三蘇”,我們又能說出多少呢?就算傳世最久的蘇東坡,除了“明月幾時有”、“大江東去”、“十年生死兩茫!,我們還能再說些什么呢?

          1101年,蘇東坡離開這個世界,911年了,他的確走得太遠了。但近日的臺北,有一個夜晚是屬于蘇東坡的,有一座舞臺是屬于蘇詞的。臺北的藝術工作者把這個晚上命名為:東坡在路上。以此,召喚坡仙的到來。

          臺北

          這一夜召喚東坡

          東坡在路上

          和童仆和一匹驢

          和飄忽的風煙窸窣的草業

          來不及與家人道別

          他

          望進地平線露出

          黑硯的顏色

          ……

          舞臺上,臺灣詩人陳義芝朗誦自己的詩作《東坡在路上》,并在如話劇般布置的書房里與這臺文學晚會的導演陳怡蓁談論蘇詞,引導觀眾走進東坡的生活與境界。

          3年前,詩人陳義芝應邀到加拿大參加研討會,隨身帶了《東坡樂府》翻閱,有感而發寫了《東坡在路上》。這首詩被臺灣趨勢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怡蓁讀到,激發了她的創意——辦一場蘇東坡的文學晚會,就叫“東坡在路上”。

          為了吸引更多的年輕人走進蘇詞的世界,給觀眾一場真正的晚會而不是朗誦會,陳怡蓁放棄詩詞就要朗誦的形式,而是用南管、昆曲、流行歌曲、書法、舞蹈、多媒體聲光電等多種形式,表達蘇東坡與蘇詞。

          在3000多首蘇東坡詩詞中,晚會精選了24首,用南管、昆曲表現《前赤壁賦》、《臨江仙》,邀請知名歌手殷正洋演唱被鄧麗君唱紅的《水調歌頭》、《念奴嬌》,請書法家游國慶上臺即席書寫蘇詞,讓觀眾隨著筆墨的流動體會“身如不系之舟”的瀟灑酣暢。

          晚會結束時,所有參加表演者輪流朗誦現代詩《東坡在路上》,陳怡蓁堅持以現代詩壓軸,想表達現代人對東坡的理解與傳承,“這才是對蘇東坡最深的敬意!”。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后
        七日視點
        視頻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