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如何避免臺灣成“長壽但失能的老人島”

        2015年03月13日 07:52: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臺灣人口迅速老化,從2015年起,15歲到65歲的人口將以每年減少18萬人的速度下降,一方面勞動力減少,一方面越來越多老年人失去自理能力,需要長期照顧,F在臺灣長期照顧老人的勞力八成來自印尼,但印尼政府已經宣布,將在5年內停止女性勞工出口,今年已中止派往中東地區,接下來將中止新加坡和臺灣、香港地區!堵摵蠄蟆方瞻l表文章指出,這將造成臺灣長期照顧人力嚴重短缺,如果有關部門再不重視,將會給很多家庭帶來困難。

          長期照顧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已經成為許多家庭的難題,臺灣目前有280萬以上的老年人口,其中75萬人失去自理能力,他們家人的生活也因此受到影響,F在,社會急需建立長期照顧的配套措施,讓病人和家屬擁有面對衰老、疾病、失智時的幫助,而不是喪失生活質量。

          但是,保障老人受到照顧需要制度,臺灣輿論指出,臺灣現在沒有長期照顧的法規,更談不上財務撥款和有關機構的設立與監管,究其原因,行政機關缺乏魄力,立法機構怠忽職守,長期照顧法案在“立法院”備受冷落,送進去1年多沒有下文。政治人物只想著2016年權落誰家,法案能否在今年順利通過并不樂觀?梢坏┦甙巳f的印尼護工在兩年后離臺,他們留下的工作由誰承擔?

          近日,臺當局宣布開放越南護工來應對,但只一味依賴外來看護也會造成新的問題,一是無法提供不同家庭長短期用工的多元需要;二是臺灣本地勞動力無法進入市場;三是圖簡便貪便宜的做法無法提升服務質量。外籍護工語言不通,也缺乏專業訓練,承擔吸痰、換導尿管等護理任務時往往力不從心,更不能幫助老人緩解老化,F在臺灣不少家庭雇傭外籍看護后,凡事由外傭代勞,老人原本能自理的日;顒、社會參與、語言能力等反而退化,無微不至的照顧反而造成“失能長壽”。

          因此,輿論指出還是要“自己的老人自己顧”,加強臺灣本地護工的訓練,推動小區、居家長期照顧,小區照顧中心提供日托、三餐、復健、上門服務等,讓老人在子女上班時有人照顧,還能與人互動,日子過得更有質量,爭取“只有臨終前的兩星期,才躺到床上過日子”。本地照顧體系與外籍看護互補,才能使臺灣的長期照顧健康發展,避免臺灣成為“長壽但失能的老人島”。(虹文)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后
        七日視點
        視頻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