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灣神明拼環保

        2015年09月05日 09:23: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佛光山不見香火供品,成為宗教文化花園。

          人在困苦的時候會轉向神明求助。因此臺灣廟宇之多令很多人不解,廟里不見香爐供桌更令人困惑。臺灣四大佛教道場法鼓山、中臺禪寺、佛光山、慈濟都名聲很大,但卻香火“不旺”。記者曾就“燒香拜佛”請教星云大師的看法,沒想到他直率地說:燒香、磕頭,這個都沒有必要。最重要的是行慈悲,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這比拜佛要好。

          臺灣社會有不少人贊成星云大師的看法,近兩年不少原本香火鼎盛的寺、宮、觀減香減供甚至禁香禁供,讓神明帶頭拼環保,給現代社會“神指引”。

          借花獻佛

          “拜拜”即拜神,是臺灣人生活中的一部分,雖然南部比北部、鄉村比城市的“拜拜”之風更盛,但“拜拜”基本不受文化程度、年齡長幼的影響,考試要拜、遠行要拜、求職要拜、紅白事更要拜。一位臺灣的記者同行曾經下了飛機先奔行天宮,說飛行不順,驚嚇不小,要去“拜拜”“收驚”?梢韵胂,臺灣的神明夠忙的,大小寺、宮永遠擠滿請求救苦降福的人,香火繚繞、供品疊加成了各寺、宮的日常景象。

          但隨著環保觀念的普及,有人認識到燒香供奉既污染空氣,又浪費食物,過去的供品還能由廟方施舍給需要的人,現在生活水平提高,再加上供品中防腐劑、色素的加入,供品大多作為垃圾被扔掉。臺北行天宮稱平日里每天要扔掉上百個米糕,遇到初一、十五,一天要扔掉上千個,浪費驚人。

          10多年前臺灣就開始有寺、觀提倡“借花獻佛”,以此代替燒香上供。臺灣地處亞熱帶,鮮花香草觸手可得,帶一串玉蘭花敬獻佛前,禮拜后可帶走佩戴,或掛在車里,一路花香到家。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后
        七日視點
        視頻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