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媒:人人念大學的謬誤

        2016年03月18日 16:42: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臺灣《立報》17日社論說,臺灣教育制度的改變,無非是希望給下一代無憂的念書環境,好培養他們成材?墒墙谈耐苿雍蟮摹叭巳擞写髮W可念”,反而成為助長階級對立,讓私立大學仇視公立大學獲得優渥補助。這樣的改變,難道還要持續下去嗎?

          文章說,臺灣政黨輪替的好處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把前朝的政策拿出來痛批一番,卻從未考慮政策的一貫性,今年5月是臺灣第三次政黨替兌現時刻,此時爭取政務官的要角,無不站出來痛批不當的政策,卻未思量這個現象存在已久,難道過去沒有人去想、去改變,而是一直在擺爛嗎?

          臺灣教改已經過了20年,綠政黨都曾經主政,也力推教育改革方向。其中不變的政策就是希望人人有大學可念,也就是高等教育普及,這與原始聯考制度下的精英教育,本來就不是同一線上的事。

          如果要普及高等教育,政策的走向自然是要偏向“公共模式”,讓人人能用比較低的學費念書。臺灣的教科文預算無法提供這么多的經費,于是臺當局鼓勵私人興學,然后用“教學卓越”等名目補助私校經費。

          這個動作,讓臺灣大批私立的高職爭取升格技術學院、再轉型為技職或綜合大學,形成今日公私立大學超過158所、就算所有高中生全部念大學,還有學校招不滿學生。

          根據臺當局“教育部”資料,臺灣大學生73%就讀私立大學。其中低所得家庭即使考上大學,進入公立學校的比率僅19.57%。整體而言,社會經濟優勢家庭子女,較容易在現行升學制度下進入名列前茅的公立大學,而社會經濟相對弱勢家庭子女,則大多念私立大學。

          臺當局美其名鼓勵念書,念私?梢赞k理助學貸款。大學4年外加研究所2年,至少要借貸百萬元(新臺幣,下同)。如今就業市場不佳,就算拿到比22K高的30K薪資,這些青年學貸子弟,前4年的工作所得,幾乎要還給當局才換得自由身。

          在這樣經濟壓力下,扛著學貸念大學,對弱勢家庭而言,根本沒有意義可言,更甭談想靠教育來翻身的可能。

          教育制度的改變,無非是希望給下一代無憂的念書環境,好培養他們成材?墒墙谈耐苿雍蟮摹叭巳擞写髮W可念”,反而成為助長階級對立,讓私立大學仇視公立大學獲得優渥補助。這樣的改變,難道還要持續下去嗎?

        [責任編輯:李杰]

        海峽時評
        深度幕后
        七日視點
        視頻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