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借對方的“矛”試自己的“盾” 馬蔡何妨一辯

        2009年04月13日 09:01:00  來源:
        字號:    

          臺灣《聯合晚報》11日社論說,或許,馬英九與蔡英文兩人真該辯論一場。不過,不應該是鎂光燈下的政治表演,更不能只是大學辯論社一般的唇槍舌劍,而是向臺灣人民傳達政黨理念與爭取支持,有如古希臘哲學家般的真理思辨。說不定,可以激蕩出一條臺灣的前途走向。

          社論說,最近朝野兩大黨不約而同在進行儀式性的政治日程。國民黨在“紀念蔣經國百年誕辰”中有各式紀念活動,馬英九還寫了專文。而民進黨與蔡英文則在11日展開第二次的“國是會議”,想一探民進黨的“臺獨”新可能。

          這些活動不能說沒有時代感或前瞻性。但是,就因為兩黨都已習焉于舊章,一切都從慣性中出發,就無可避免地一再在原始的困境里盤旋、回繞,無法脫逃。

          先論國民黨與馬英九。蔣經國是他們當今一大政治資產,蔣經國帶領臺灣從半工農社會躍進到前現代地區,有卓絕識見與沉著魄力。但徒具形式地盛大紀念蔣的活動可能只剩下一個政治效果,就是以蔣經國印證馬英九的兩岸路線之正確性。

          而民進黨則是陷于論述的螺旋困境,因為民進黨過去爭取執政權的訴求,就是從族群矛盾、悲情中建立“新國族主義”,從反壓迫的斗爭中確立臺灣的自主性。民進黨全黨至今仍未脫離此論述框架,在執政前的“臺灣前途決議文”尚有幾分進步性,此后反而故步自封,無視區域局勢的變化,如今已陷入進退兩難。

          兩黨的兩件“盛事”不能說沒有正面價值,然而也顯露了自我困境。欲超越這種困境,“雙英辯論”或可一試,借對方的“矛”試試自己的“盾”。但辯論是為存異求同,而不是為進一步對抗蓄積能量。陳水扁執政時代的作為,使臺灣深陷藍綠對抗的夢魘,這個巨大的裂縫總得修補。馬、蔡二人何妨放手一辯。

        更多精彩評論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后
        七日視點
        視頻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