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跛腳”恐成果東流
支持者認為,馬英九改革的大方向其實并沒有錯,兩岸經貿節節高升,讓島內經濟過去4年有明顯好轉,物價上漲等民生問題的成因,更多在于國際因素,但馬當局在推動政策時,確實存在溝通不良、處理粗糙等老毛病,才會引發民怨。
有媒體評論指出,臺灣當前存在一種特殊的環境,共體時艱的聲音傳不出來,罵聲卻被無限放大,一般人只要利益稍微受損,即不顧大局而破口大罵,加上媒體推波助瀾,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文章說,無意為馬英九找借口,但有遠見的政治家與普通百姓的視角應有高下遠近之分,政治家要敢于做出與眾不同的判斷和決策,有時必須犧牲部分人的利益。
觀察家擔心,馬英九在第二個任期內,原本想要放開手腳拼經濟、拼兩岸,擴大和平紅利,提振景氣。如果因為政治操作不當,造成“跛腳”控制不住黨內,接下來綠營再借力使力撲上去,馬英九后續的改革與重大政策都將受挫,若干既有成果甚至會付諸東流。(《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 王平 原題:臺灣為何出現“全民批馬”?)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