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節目本可以很“善良”
成熟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雇傭關系必須是遵循自愿平等的原則,即求職者和招聘者的地位是平等的,他們之間的互相選擇是自愿的。而從劉俐俐被逼問,到郭杰暈倒臺上,《非你莫屬》節目所彰顯的是一種雇主高人一等,求職者被動挨打的“負面職場文化”。
此次抵制風波的爆發,近95%的公眾表示會抵制《非你莫屬》,這種現象代表著收視率中“水分”很大,節目盛氣凌人的風格不被觀眾認可。如果抵制行動成功,那么《非你莫屬》的收視率便會一路飄綠。相比起來,江蘇衛視的《職來職往》因為主持人和雇主態度謙和,節目氛圍輕松溫暖而迎來了各方贊譽,《非你莫屬》流失的觀眾會自然的轉向此類優質節目。
《人民日報》發表評論稱:“對于類似的節目現場,我們必須要說,刻薄不是智慧,求職也應平等。非你莫屬,從職業角度來看,不是非主持人莫屬;從電視臺來看,不是非收視率莫屬。任何節目,在“不隱藏自己風格”的同時,都要考慮自身的社會責任,顧及大多數受眾的觀感。否則,如果一味盛氣凌人、無知無畏,不懂得敬畏觀眾“最后的武器”,最后很可能不是非你莫屬,而是與你無關了!
其實求職節目本來可以很“善良”,舍本逐末的過度娛樂化遲早會令觀眾視覺疲勞,多為求職者做些體己的事兒,觀眾看了舒心,節目才能做得也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