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汪毅夫:齒錄考釋舉隅

        2019-08-15 08:43: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汪毅夫。(香港中評社資料圖)

          香港中評社15日發表閩南師范大學客座教授、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汪毅夫文章,茲考釋清末臺灣舉人黃宗鼎齒錄涉及的若干問題,以下為內容摘編。

          齒錄是舊時同科舉人或同榜進士各具個人簡況和社會關系(包括姓名、籍貫、生年、服親、科年、甲第、名次、師從)等基本情況的匯編,通常則指單一的個人基本情況(簡況和社會關系)匯編。

          茲考釋清末臺灣舉人黃宗鼎齒錄涉及的若干問題。

          1.齒錄記:“黃宗鼎,字樾淑,行一,又行七。同治乙丑十一月初十日吉時生,臺北府學附生。民籍”。黃宗鼎在同父兄弟的排行(俗稱小排行)里是老大,在同祖兄弟的排行(俗稱大排行)里是老七,故稱“行一,又行七”;黃宗鼎的生年其實不是“同治乙丑(1865)”而是“同治甲子(1864)”,應試時少填一歲是自南宋《登科錄》就有的潛規則;古人籍貫分戶籍和鄉貫,應試時只填其中之一是被允許的,黃宗鼎填寫的“臺北府學附生,民籍”是戶籍而不是鄉貫,是戶籍之民籍類里的生員籍;古之生員有廩生、增生、附生之分,廩生是額內招生、增生是增額內招生,附生則是額外招生。

          2.齒錄記:“曾祖嘉榮,誥封奉政大夫晉封朝議大夫同知銜廣西思恩縣知縣,曾祖妣氏葉,誥封宜人晉封恭人;祖惠,號培軒,誥封奉政大夫晉封朝議大夫同知銜廣西思恩縣知縣,祖妣氏劉,誥封宜人晉封恭人”。古之封贈制度規定,正五品文職官可以請求封贈“奉政大夫”,從四品文職官可以請求封贈“朝議大夫”;除了榮憲本人,還可以推恩及于長輩,七品至四品文職官辭本人封贈可以推恩及于父母、祖父母;本人晉官加級,可以再次推恩及于長輩。黃宗鼎之父黃笏山在“同知銜廣西思恩縣知縣”任上的品級是正五品,辭本人封贈故“奉政大夫”和“宜人”的封贈及于其父母、祖父母(即黃宗鼎的祖父母、曾祖父母),及黃笏山加級為從四品,則加級后的封贈“朝議大夫”和“恭人”再次推恩及于其父母、祖父母(即黃宗鼎的祖父母、曾祖父母)。

          3.齒錄記其“受業師”20人、“受知師”5人,“受業師”為其教師和教官、“受知師”則其考官也。

          臨末說個同齒錄有關的冷笑話罷。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湖南大儒王闿運授翰林院檢討,其時科舉已廢當然也沒有印行齒錄之事。報到時,恰有某留洋歸來的牙科醫生也來報到。王闿運遂作自嘲聯云:“愧無齒錄稱前輩,喜有牙科步后塵”。

        [責任編輯:張亞靜]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